基于NTF的车内低频结构噪声优化

来源 :Altair 2017 技术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chiuyun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介绍了NTF(噪声传递函数)的基本原理.以启辰某车型开发实际为例,搭建TB(内饰车身)有限元模型,利用Altair HyperWorks进行模态分析、NTF分析及板件贡献量分析.对由排气吊耳车体安装点引起的车内噪声问题进行了优化,使NTF44Hz峰值降低了3dB,改善了由排气吊耳激励引起的车内低频结构噪声.
其他文献
本文使用有限元CFD软件AcuSolve对某海水离心水泵进行了计算流体力学分析,获取了离心泵内部流场的流动状态和水力性能.通过对离心式水泵在不同工况下的CFD分析,得到水力效率、扬程参数,以及相对应工况下的内部流场速度和压力分布,并和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为后续的优化设计工作提供了依据.
白车身(Body in White,BIW)的扭转刚度是车身重要的力学性能之一,对整车各方面的性能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影响.本文以某SUV车型为研究对象,运用HyperMesh软件建立了BIW的有限元模型,并对BIW的扭转刚度进行了仿真分析.为了提高BIW的扭转刚度,利用OptiStruct软件分析了零件板厚对扭转刚度的灵敏度,得到了影响BIW扭转刚度的关键区域.基于灵敏度分析结果,从板厚、焊点两个方
将榫卯结构应用于新能源汽车铝合金车架,优化了悬臂梁结构的受力方式.在保证静刚度的基础下,基于HyperStudy全局自适应响应面优化方法,以OptiStruct和RADIOSS为求解器对铝合金榫卯结构进行优化.通过优化设计,平均载荷由38578.7N优化到48212.2N,增加了25.0%;质量由1.1341kg优化到1.0583kg,减少了6.7%.
针对公司某款商用车储气筒支架在实车行驶过程中出现的破坏情况,需对改进方案进行公司标准的振动试验,为了降低试验费用,缩短产品开发时间,仿真模拟成为行之有效的方法。本文针对储气筒支架结构在实际运行中发生破坏的情况,应用HyperWorks对储气筒总成进行模态分析和频响分析.介绍了HyperWorks软件平台的应用方法.应用表明该软件能准确的分析结构的破坏区域,并通过振动情况分析造成破坏的原因,为改进设
本文对前驻点带有射流的圆柱绕流问题进行研究,采用Altair Acusolve有限元求解器进行了二维数值模拟.在圆柱前驻点沿圆柱母线开宽度为0.025倍圆柱直径的缝隙,从缝隙中射流以扰动圆柱的绕流流场.通过比较有无射流时圆柱涡旋脱落的不同效果,研究射流对圆柱绕流的影响机理.改变射流速度的大小,比较不同射流速度下,圆柱受力以及涡旋脱落的变化,寻找可以有效影响涡旋脱落的射流速度范围.
为减轻风电机组重量、降低制造成本,在保证结构性能指标的条件下,基于Altair公司HyperWorks分析平台对机架进行结构优化设计.根据优化结果并结合实际设计经验重新建立模型,并对其进行结构强度、刚度及疲劳分析.分析结果表明,优化后的前机架重量、最大应力和疲劳损伤均满足设计要求,实现减重10.1%,达到轻量化设计的目的,为提高部件强度性能、缩短产品设计周期、降低机组成本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持.
本文利用HyperWorks软件对制动控制臂支架进行静力分析,在支架性能满足设计要求的基础上,基于OptiStruct优化方法对控制臂支架进行拓扑优化和自由形状优化.在保证原始结构强度和刚度不变的情况下,实现控制臂支架减重34.1%,达到了轻量化设计的目的.本文阐述的分析方法和优化方法对类似产品的设计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蓄电池箱体总成作为商用车底盘系统中的一部分,其主要功能是固定蓄电池,在汽车正常行驶过程中保证车内各电子系统及电器设备的正常运行。利用有限元软件HyperWorks对蓄电池箱体总成做约束模态分析,并基于模态法的频率响应对箱体做强度分析,发现箱体底板在Z向1G加速度激励作用下,箱体前端与储气筒连接的位置存在较大的应力,并通过振动台架试验验证了仿真模型.通过对比前六阶模态和箱体的应力张量结果,对箱体结构
有限元内力计算结果和实验结果对比是民机强度分析的关键步骤.针对精细有限元模型,基于HyperWorks开发了一套提取应变片对应有限元单元应力应变的工具,半自动化地提取了在应变片局部坐标系下对应单元的计算结果,提高了有限元计算结果与试验对比的效率,保证了计算结果后处理工作的一致性和可重复性.
本文借助Altair公司的商用软件HyperWorks,在某车型正向开发初期,以白车身钣金厚度为设计变量,以白车身弯曲扭转刚性不低于基础车为约束条件,以白车身质量最小为目标,对先行车白车身进行了结构优化.优化后减小了白车身质量,而车身刚性并未下降,最终实现了不牺牲白车身刚性而进行车身轻量化的优化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