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僵尸企业”复苏的机制研究--基于中国工业企业的证据

来源 :中国工业经济学会2018年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zfiv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考虑了兼具政府补贴和信贷补贴的“中国式僵尸企业”的特征,结合CHK法和过度借贷法,对中国“僵尸企业”进行了识别,研究结果发现,“中国式僵尸企业”具有分布广、比重高、杠杆高、生产率低、与中国经济转型交织在一起的特征。但平均每年超过半数“僵尸企业”的复苏表明如采取合适的措施对其实现标本兼治,这些企业是能够焕发新活力的。本文研究发现固定资产清理和人员精简等去产能措施是目前“僵尸企业”治理的“牛鼻子”,能显著促进“僵尸企业”的复苏;但在企业自身经营效率未改善的情况下,研发投入的增加只会进一步增加企业的成本负担,对“僵尸企业”复苏的成效并不显著;此外,减少政府对企业的直接干预以及更加规范的金融市场等市场化环境的改善对抑制“僵尸企业”形成、推动其复苏都有着积极的效应;从选择性补贴向竞争性补贴的转变也是“僵尸企业”治理的重要途径。对“僵尸企业”复苏机制的进一步分析发现,不管是内部措施的实施还是外部制度环境的改善,全要素生产率提升都是“僵尸企业”复苏的重要中介机制。因此,当前治理“僵尸企业”最重要的是需要将具体的措施与提高企业自生能力相结合,真正从内涵上实现降本增效。同时,需要完善制度性“僵尸企业”处置机制和市场化的制度环境、优化产业政策,构建“僵尸企业”处置的长效机制。
其他文献
  本文使用2000-2006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与海关数据库匹配数据,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以2003年国务院要求重点城市环境限期达标为准自然实验,采用双重差分法从微观层面实证
  改革开放40年来,地方政府通过诱致产业结构变迁,加快工业化进程,推进经济增长,但并未引起区域经济增长差异的显著收敛。本文基于多部门模型,比较不同产业结构变迁及其增长效应
  为了抢占未来经济与科技竞争的制高点,世界主要国家纷纷将电动汽车产业作为重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进行布局,出台一系列优惠政策加以扶持。与以往研究不同,本文创新性地对中国
  本文基于可持续发展理论内涵,结合资源型城市的发展特点,从资源型经济、资源型社会、资源型生态三方面界定了我国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分别为产业结构持续升级能力、科
会议
会议
会议
会议
会议
  乡村旅游业态创新与机制培育对乡村旅游发展及助力乡村振兴有重要作用。本文以江苏省苏南地区乡村旅游发展为例,采用实地调查与网络在线调查等方法,分析探讨乡村旅游消费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