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tivation pressure studies with an iron-based catalyst for slurry Fischer-Tropsch synthesis

来源 :中国改革开放30年暨博士后科学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mor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Fischer-Tropsch synthesis (FTS) was carried out with an industrial iron-based catalyst (100Fe/5Cu/6K/16SiO2,by weight) at the baseline conditions in a continuous stirred tank slurry reactor (CSTR).The impact of activation pressure on the catalyst bulk compositions and on the long-term (>500 h) activity and selectivity of the catalyst was investigated.It was found that the BET surface area of the catalyst decreases with the increase of reduction pressure.The iron phase compositions,textural properties,and FTS performances of the catalysts were strongly dependent on pretreatment pressure.The high reduction pressure clearly retards the carburization.MES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content of the iron carbides clearly decreases with the increase of reduction pressure,especially for the reduction pressure increasing from 1.0 MPa pressure to 1.5 MPa pressure,and the reverse trend is observed for superparamagnetic Fe3+ (spm).The higher amount of CO2 in tail gas results in the higher content of Fe3+ (spm) when the catalyst is reduced at higher pressure.The catalyst activity decreases with the increase of reduction pressure.The high quantity of iron carbides is the necessary for high FTS to be obtained.However,the activity of the catalyst activating in syngas can not be predicted solely from the fraction of the carbides,and the phase equilibrium of oxidation-reduction of the iron phases may be responsible for FTS activity when the total of carbides reaches the required level.With the increase of the reduction pressure,the product distribution shifted towards440the higher molecular weight products.It is concluded that activation with syngas at the lower pressure was the most desirable on the catalyst activity and stability.
其他文献
本文对中国1998-2009年,普通高教投资总量及政府、民间和个人对普通高教的投入比例、生均教育经费及生均预算内教育经费在部属与地方高校的差异,本科与专科高职之间的差异、东部、中部、西部地区高校的差异等方面的变化进行分析。中国教育投资总体在增长,生均经费增长缓慢,有些年度是负增长;生均预算内经费的增长率,扣除物价指数,更是负增长,且存在部属和地方高校以及省际之间的巨大差别。
合理规模的高校生均教育成本是保障高校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中国东中西部高校生均教育投入长期以来存在差异,对于区域间高等教育均衡发展有重要影响.对数据的整理和分析表明,中国东中西部高校在以"生均预算内教育事业费支出"与"生均公用经费支出"衡量的公共财政生均教育支出方面表现出东部地区高校生均投入高且增长较快,中部地区生均投入低且增长乏力,西部地区基础差但增长迅速的趋势.东中西部地方政府对高等教育的财政努力
双语教学是国内外聋教育界的热门话题,本文对双语教学的定义及双语教学对聋童产生的影响进行了阐述,针对我国聋校目前教学中存在的聋童手语不规范、手语研究不足、聋校健听教师聋人手语水平较低等问题,提出了我国聋校开展双语教学的对策.
芬兰高等教育以教育平等与公平闻名于世,然而日益强化的高等教育国际化正在挑战这一地位.本研究从一位国际硕士毕业生和一位芬兰大学老师的角度探索芬兰对国际学生平等的入学政策和高等学校国际化.研究数据基于教师和学生的文件和人种学证据.研究表明:国际学生认为,为他们提供公平和平等的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对芬兰的高等教育系统产生积极影响.芬兰的学习经历使得国际毕业生坚信通过教育可以实现社会公平正义,并且他在试图将
本文首先对改革开放以来(包括对此前的简要回顾)中国法学翻译的状况作出全景式的描述,同时对其中的动因、格局、形式、特点予以具体分析和概括,旨在以明晰的方式展现中国法学翻译三十年的发展脉络和走向.此外,对于法学翻译的翻译批评和翻译标准,以及对未来法学翻译的制度建设,也进行了讨论,并提出自己的建议.最后,笔者指出,法学翻译是建设中国法治文明的基石性工作,任重而道远.
本文是系统诠释财产权及其交互条件原理的一个尝试.从法经济(哲学)的视角,用辨证逻辑的方法,对马克思和科斯产权理论各自的内在逻辑进行分析,指出马克思和科斯发现了资源共同体中财产(权)分配具有"交互性",他们从财产权交互性中分别发现了企业性质、市场性质和国家性质,并提出了公权力限制的正当理由.此外,马克思还揭示了财产(权)交互定律是资源共有前提下的共有产权和个有产权交互条件的辨证机制,提供了"公平框架
本文回顾了中国早期新石器时代文化的发现研究的简史以及最新进展.在梳理上述材料的基础上,认为新石器时代早期考古学文化的研究不能以单一因素作为判断的标准,从而把这些早期新石器时代文化因素在人一自然互动系统之内进行研究,从而清楚人类怎样利用这些发明和技术怎样一步一步地全面建立自己的生态优势.
马克思从"现实的人"出发,以实践唯物主义为基础,对价值主体性问题在时空的动态框架内展开了研究,奠定了价值判断的客观性基础.马克思这一思想不但在理论上解构了传统西方政治哲学家们对"人性"的一般假设,摒弃了价值论问题中长期存在的主观主义和相对主义思想,实现了思维方式的转变,而且从现实上拓展了人文吁求,为树立科学的价值观,促进社会和谐提供了重要的动力和价值指南.
干盐湖是盐湖发展的末期阶段,其显著特征是富有大量蒸发盐矿物和自生矿物,不仅具有很高的经济和工业开采价值,而且其地质沉积剖面记录了完整的淡水湖-咸水湖-盐湖-干盐湖的湖泊演化过程,是干旱区环境演变研究的有效载体,近些年来,相关的研究工作在国内外受到了普遍关注并取得了一定进展,相继在干盐湖形成机制、演化过程、盐壳化学特征、沉积物环境演变等方面开展了一系列研究.罗布泊是世界上最大的干盐湖,自20世纪80
1978年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以邓小平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崭新开始.在这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崭新历史阶段中,形成了邓小平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正是在这一理论的指引下,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举世震惊的伟大成就.在中国改革开放30周年之际,站在新的时代高度回顾这段历史,对进一步领会邓小平理论的深刻内涵、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选择及其世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