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西文化交汇的最前沿--关于海外华文传媒的“虚”与“实”

来源 :国务院侨办,中国新闻社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ngsheng200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阐述海外华文传媒是坚守一方中华文化的精神家园,应追求全球和双向思维的方向,以“美育代替宗教”来提升生命质量。
其他文献
本文首先提出在基础教育阶段开设非物质文化遗产课程,既有利于学生个体的全面发展,又有利于中华传统的延续。并分别从资源评估、规划设计、编制纲要等方面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校本课程建设中应用进行了阐述。
小学生知识技能应用水平评价案例研究,根本目的是为更好地促进学生的成长,促进教师教育教学水平提高。通过评价学生将所学的知识、技能运用到学习活动和日常生活中的能力与水平,引导学生树立应用意识、创新意识、增强实践能力,从而达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目的。本文通过对课题研究意义以及研究方法的阐述,从教师、学生之间两个方面阐述了小学生知识技能应用水平评价方法,并概述了研究成果。
本文首先提出良好的教师学习共同体应具备以下基本特征:有共同的学习目标、相互学习和交流、相互信任、共享资源及优秀的教学经验、共同解决难题、个体有所进步并能促进共同体发展。从激励机制、成果转化等方面对教师的校本教研进行了阐述。
本文对校本课程开发研究的理论认识以及理念进行了概述,通过对具体教学实践的分析,提出了基础教育阶段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阐述了校本课程的实质及其功能:(1)校本课程开发是学校根据国家课程改革的要求,适合学校具体特点和条件的课程开发策略,是一个开放民主的以学校为基地进行课程开发的决策过程。(2)校本课程开发是一种与国家课程开发相对应的课程开发策略,是教育资源重新配置的过程。(3)校本课程开发是
本文介绍在金融海啸中,某媒体为了生存下来,用真挚的感情编辑出版了《两岸系列》丛书,打响了知名度,在金融海啸中站稳了脚跟,同时借题发挥,宣传社会主义优越性,真实报道金融危机的情形,更多的宣传各国政府抗御金融海啸的努力和成就,从而在金融海啸中生存下来。
本文阐述推动大中华文化发展和争夺国际话语权这两件大事,在很大程度上是华文媒体的使命,并且中华文化的复兴和国际话语权的建立已经拥有了全部先决条件。但是,海外华文媒体服务华人社会的同时,在寻求生存、发展与壮大的过程中面临着人才、资金、收益等多方面的挑战。
本文介绍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广告投放的减少和读者群的缩水,成为菲律宾华文报业继续向前发展面临的直接也最严重的问题。但是由于现在旅菲新侨在国内受教育程度普遍比过去高,阅读华文报纸更有基础,为华文媒体的继续发展提供了市场。
自1992年起步以来,《中文导报》秉持“中文常在我心中”的文化理念,在异文化的环境里,坚持了传播弘扬中华文化的事业。多年来,《中文导报》看到了信息浪潮风起云涌、新兴媒体层出不穷;经历了中国经济高速起飞,中国文化成为全球热潮;也见证了日本社会由封闭走向开放,华人社会成为日本国际化重要推动力的事实。在过去两年里,《中文导报》继续坚守华人主场,开拓电子媒介新空间,并与日本主流媒体合作,在挑战与机遇并存的
本文阐述造成华文报纸“死不了,活不好”的原因,主要是华文报纸林立,广告竞争过于激烈,在经营中面临“僧多粥少、竞争激烈”的局面。
本文介绍了日本《关西华文时报》报刊的主创人员黑濑道子,以日本人的独特视角、独到见解、独立思维为在日本关西地区的华侨华人提供了一份精彩而又朴实的报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