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冰洋表层沉积物中介形虫组合的分布与水深关系初步研究

来源 :2014中国极地科学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germ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研究的介形虫样品来自于中国第2至第5次北极科学考察中,"雪龙号"在西北冰洋采集的149个站位的表层沉积物.取样站位水深范围为26.2-4 385m.从其中77个站位的表层沉积物样品中检出了介形虫个体,共获得介形虫壳体1999瓣,各样品产出介形虫壳体1-542瓣,平均每个样品25.9瓣.已获得的介形虫种类多于22属32种.
其他文献
对南极考察29-30航次在普利兹湾内采取较长的9根柱状岩心进行了古地磁和磁学研究。采用常规归一方法建立了各岩心的"相对地磁场强度"。由于进一步的岩石磁学工作还未开展,目前所取得的相对地磁场强度尚有待进一步的修正,我们姑且称之为crude RPI(cRPI)。在水深近3000m的P1-2岩心中,相对地磁场强度cRPI在调谐生物Ba通量的初步年龄模型上显示了自530 ka以来的六个特征的低值,可以与全
会议
南极在全球气候系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但是相关方面的高分辨率海洋沉积学记录却较为缺乏.本研究对29次南极科学考察航次在普利兹湾采集的沉积物岩芯P5-3孔(72.959°E,65.989°S,水深2576m,柱长313 cm)进行了有孔虫N.pachyderma sin AMS 14C 和生源组分(XRF扫描、有孔虫丰度、CaCO3、有机碳、蛋白石)等分析,旨在获得高分辨率的沉积学记录.
会议
南大洋是沟通全球大洋水循环的重要枢纽,也是冰期-间冰期旋回中C02的重要源和汇.南大洋的古海洋学研究,特别是基于高时间分辨率的古海洋学研究对于揭示地球表层系统的演化特征和规律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由于南大洋高纬度区碳酸钙的保存效率低而多变,限制了氧同位素地层学在该地区的应用,导致直到目前为止,基于高时间分辨率地层年龄框架的南大洋高纬度区古海洋研究少有发表.因此,建立高时间分辨率地层年龄框架成为南大洋
会议
通过对中国第28次南极科学考察在南极半岛Bransfield海峡采集的D1-7钻孔样品进行分选粉砂(Sortable Silt, SS)与分选粉砂平均粒径((SS))、生源组分、底栖有孔虫Bulimina aculeate δ18O等进行分析,讨论该钻孔5.8 ka以来该区域底流、生产力等与气候变化间的关联.(SS)峰值主要指示火山灰层和筏冰碎屑事件(0.81 ka、1.03 ka及1.30 ka
会议
南极玛丽·伯德地与南极维多利亚地之间的罗斯海的形成可能与白垩世期间南极大陆与澳大利亚、新西兰及玛丽·伯德地之间分裂时的海底扩张有关。其沉积盆地以南北向为主;大型走滑断层以北西-南东向和近南北向为主。罗斯海最薄的地壳在沉积盆地,最厚的地壳在基底隆起区,这与重力异常呈现反相关。对于罗斯海地区的演化过程,主要可分为早期的地壳减薄和断陷、中期局部盆地沉降和火山活动、晚期的大规模走滑断层运动的叠加三个部分。
会议
北冰洋及周边海区的气候和环境变化是全球气候变化研究的重要一环。然而目前,虽已在这些海区获取了不少深海沉积岩芯,但相关研究仍面临诸多制约,关键性困难之一是因钙质微体化石广泛缺乏导致准确、连续的地层年代序列难以建立,从而阻碍了重建该区域的气候和环境演化历史。北冰洋沉积岩芯中一个特殊现象是,经常可出现显著的富Mn褐色沉积层位,且多呈旋回性出现,这在近些年来,引起了不少科学家的关注和期望,并多认为这应受控
会议
白令海是北太平洋最大的边缘海,作为连接北太平洋和北冰洋的唯一通道,是研究全球气候演变的关键海区之一.白令海显著的特点是具有较高表层生产力,其中的硅质生物是最主要的生产力贡献者,是开展白令海古海洋学研究的重要指标.本文利用中德合作实施的INOPEX-SO202航次在白令海北部陆坡获取的沉积物岩芯(SO202-18-6),开展了放射虫动物群的属种鉴定及相关古海洋学研究工作,获得如下认识:(1)在白令海
会议
北冰洋气候环境的变化影响其水体结构的变化,包括表层洋流和次表层-中层大西洋水的输入。本文旨在通过底栖有孔虫群落和浮游、底栖有孔虫同位素的变化来反映西北冰洋中层水和表层洋流系统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本项研究分析了中国第三次北极科学考察采自北风脊的08P37柱状样。通过多项指标的综合分析和对比,将该孔划分为MIS 6-MIS 1的沉积序列,MIS 2期可能缺失。暖期有孔虫丰度较高,冷期有孔虫丰度降低,反映
会议
对中国第五次北极科学考察挪威海BB01孔AMS14C,粒度,粘土矿物组成,色度等指标进行测试,结果表明研究区MIS3早期与晚期,MIS2早期以及MIS1晚期沉积环境变化显著。该孔自5万年以来,粒度的砂组分以及粘土矿物绿泥石成分在全球性冷事件H4,H3,H2和YD期间明显增加。
会议
本研究通过分析中国第五次北极科学考察门捷列夫脊的12MA01孔沉积物(5.4 m),重建北冰洋晚第四纪以来的古海洋古环境变化.通过沉积物岩性特征、颜色旋回、XRF扫描所得的Ca、Mn元素相对含量、古地磁、筏冰碎屑(IRD)含量、和有孔虫和介形虫丰度等变化,以及AMS 14C定年,综合对比临近孔的各项参数(Adler et al.,2009;Cronin et al.,2013),包括粉白层(Pin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