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猪嗜血杆菌分离株耐药性分析、血清分型及RAPD基因分型研究

来源 :第五届中国兽药大会(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动物药品学分会2014年学术年会、中国畜牧兽医学会生物制药学分会暨中国微生物学会兽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erp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弄清某规模化养猪场感染和流行的副猪嗜血杆菌(HPS)菌株的耐药性、血清型及基因型,本试验自该猪场发生浆膜炎和关节炎的猪不同组织样品中分离到6株HPS菌株,通过细菌培养特性、生化试验和PCR扩增细菌16S rRNA基因片段并测序对分离株进行了鉴定;进而鉴定了分离株对不同类别抗生素的耐药性;最后对分离株进行血清分型和RAPD基因分型并分析两者的相关性.结果显示,自病猪不同组织脏器中分离鉴定了6株HPS菌株,体外培养具有典型“卫星生长”现象;生化试验结果符合HPS反应特性;PCR均可扩增出82lbp的HPS 16S rRNA基因片段,且序列与HPS -致.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分离株对头孢菌素类、青霉素类、氨基糖苷类、大环内酯类和四环素类抗生素敏感,而对喹诺酮类、磺胺类、林可霉素类和氯霉素类抗生素产生耐药性.琼脂扩散试验结果显示HPS分离株均为血清5型;RAPD分析显示HPS分离株与15个血清型参考菌株可分为四个基因型.本试验结果为HPS的流行病学调查及防控具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其他文献
目的:羊传染性脓疱病是由羊传染性脓疱病毒(ORFV)感染引起绵羊、山羊等中小反刍动物以及人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的人兽共患传染病.但是针对ORFV致病机制的研究仍局限于阐明该病毒单个编码基因及其功能的研究策略.因此从病毒与宿主相互作用的角度入手,利用Illumina/Solexa深度测序技术从mRNA水平对正常OFTu细胞和ORFV感染后OFTu细胞的基因差异表达情况进行分析研究,得到致病相关基因
铁超载又叫做铁过负或铁过载,是由于机体内铁供给超过铁的需要而导致铁在某些组织器官中贮存增加的病理现象.过量的铁沉积在机体组织细胞中,对细胞具有损伤作用,导致机体机能障碍.本研究旨在建立铁超载动物模型,通过SOD与MDA来评价铁超载引发的鸡脾脏氧化损伤,发现铁超载导致脾脏组织氧化损伤,而这种损伤可能与铁超载时间及剂量呈正相关。
研究旨在深入探讨长期微重力环境造成肝脏组织损伤的具体机制,为全面、深入地认识微重力环境对机体的影响提供客观的实验依据.利用尾部悬吊模型对大鼠进行长达8周的模拟失重,采用组织病理学、超微病理学、组织细胞化学、免疫组织化学、Real-time PCR、Western blot等技术相结合的方法全面系统的观察长期模拟失重环境对大鼠肝脏组织形态和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长期尾部悬吊可以引起大鼠肝脏组织严重的
绵羊绒毛膜滋养层细胞是绵羊胎盘细胞的一部分,存在于胎盘合体滋养层,是构成胎盘屏障的主要组织结构,滋养层细胞在胚胎的植入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其增殖和功能调节的异常与多种胎盘发育相关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体外培养的较高纯度的绵羊多核绒毛膜滋养层细胞可为研究病毒与宿主的互作机制提供细胞学基础.本试验为得到较高纯度的绵羊多核绒毛膜滋养层细胞,材料取自妊娠中期的蒙古绵羊胎盘(含子宫)组织,将胎盘子叶组织机
采用鱼源海豚链球菌致病株,通过腹腔注射方式,进行了海豚链球菌(Streptococcus iniae)对小鼠损伤的系统病理学研究.结果表明,鱼源海豚链球菌能感染小鼠,对小鼠(16.5±2.5)g的半数致死剂量(LD50)为1.17×106CFU/mL.发病小鼠表现出神经症状和呼吸困难,解剖观察可见脑膜充血,肺脏充血、出血,肝和脾肿大伴有出血.组织学病变主要表现为各组织器官充血、出血,实质细胞变性、
本文报道了一起北京动物园送检的4例高山兀鹫病例的病理诊断情况.对送检的组织进行病理学观察,以确定其感染疾病种类及死亡原因.对北京动物园送检的4例病死高山兀鹜固定的组织,其中包括肝脏、脾脏、肺脏、肾脏等组织,常规脱水包埋制成石蜡切片后,进行苏木素一伊红染色(H.E.),PAS染色和尿酸盐染色,对肝脏和肾脏切片进行HEV ORF3免疫组化染色,光镜下详细观察病理变化和免疫组化阳性结果。取病死高山兀鹜冻
过度角化症(Hyperkeratosis)以表皮角化过度为主要变化,可表现局部皮肤角质增生、皮肤干燥,有鳞屑、皲裂等症状.裸鼠过度角化症多由牛棒状杆菌(Corynebacterium bovis)引起,感染动物的典型临床症状为全身出现鳞片样白色皮屑,粘附皮肤表面,俗称"鳞皮病".本病例疑似国外报道的裸鼠过度角化症,为了确诊该病,本研究进行了病原分离鉴定及病理诊断.感染C.bovis后裸鼠典型临床症
为确定引起某猪场猪胸膜肺炎的病原,研究发病猪肺脏的病理学变化,对病变猪肺脏进行了病原分离和组织切片的制作.本实验采用PCR的方法,扩增出从送检病料中分离的细菌的16S rDNA,并测序,将所得序列与己发表的微生物序列进行同源性比对,结果显示该分离株与多杀性巴氏杆菌的同源性达99%以上,可以判定该分离株可能为多杀性巴氏杆菌。此外对病变肺脏进行石蜡切片的制作,HE染色后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病变的肺组织
为准确了解沙门菌受NTG及VBNC条件作用,其基因组发生突变的情况.本研究用Msel和EcoRI两种酶对VBNC沙门菌突变体基因组DNA进行酶切,酶切产物与接头连接后,依次进行了预扩增和选择性扩增.扩增产物经8%PAGE电泳与DHPLC检测后,分别获得AFLP与DHPLC图谱.两图谱综合分析结果显示,突变体存在1条大约200bp的特异性条带,是典型的分子标记.整个AFLP图谱共扩增出108条带,这
为了解吉林省部分地区猪源大肠杆菌的耐药情况,于2013年采集318份猪源样品,分离鉴定大肠杆菌275株.以氨苄西林、头孢噻肟等15种药物进行了药物敏感性实验.结果表明,大肠杆菌分离株对四环素、氨苄西林和磺胺甲基异恶唑耐药最严重(83.63%、52.72%、51.27%),全部菌株对美洛培南、多粘菌素敏感,其中176株菌表现为对3类以上抗生素的多重耐药表型(64.00%).从仔猪腹泻样品分离大肠杆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