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Co、Na掺杂TiO2对其光学性质的影响

来源 :第五届全国计算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z_85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基于DFT+U 的理论方法,研究了N、Co、Na 对本征TiO2 的光学性质和电学性质的影响.通过改变几种掺杂剂的浓度,提高了TiO2 对可见光的吸收系数.对于N 掺杂的情况,有文献报道[1]称,N 替代Ti 是比较稳定的构型.然而单掺杂N 原子,并不能提高材料对可见光的吸收,我们认为主要的问题是掺杂浓度还不够.随着掺杂浓度的提高,N 和O 之间的耦合相互作用增强,使得材料的带隙降低,当N 的浓度达到4.38%(4N@Ti)时,强烈的光吸收峰出现在1.18eV 处.这说明了,N 掺杂可以有效的调节TiO2 的吸收系数到可见光区.对于Co 掺杂TiO2 的情况,实验上已经得出,运用Co 替代Ti,可以有效的降低TiO2的带隙.然而吸收系数只能被调节到可见光区的高频部分[2].因此,我们研究了4.61%到18.45%的Co 掺杂TiO2 的情况.当Co 的浓度达到18.45%时,一个理想的吸收峰出现在了1.57eV 处.这是由于Co 原子特殊的壳层结构(3d74s2),3d 态的局域特性使Co 的杂质能级不容易被其他能级影响,价带到此能级的跃迁正好处于可见光的范围内.2013 年的对于TiO2的光催化活性的实验研究发现,碱金属Na、K、Rb 掺杂TiO2,可以提高材料在紫外光下催化分解有机物分子的效率[3].这引起了我们研究提高TiO2 在可见光区的催化效率的兴趣.选用Na,来模拟实验所用的掺杂剂,探索进一步提高可见光下的催化效率的措施.填隙Na原子,使材料的费米能级进入导带,变成n 型半导体,随着填隙浓度的提高,对红外光的吸收减弱.Na 替代Ti 可以有效的降低材料的带隙,且随着替代浓度的提高,材料对可见光的吸收增强,当Na 的浓度为7.20%时,材料对可见光的吸收系数在3.5×104cm-1 以上,表现出了良好的光响应,有望成为可见光催化剂.Na 替代O 虽然在带隙中引入了新的能级,但是并不能有效的降低带隙,使材料对可见光的吸收减弱.除此之外,我们还模拟了Na 吸附在TiO2 的(0 0 1)表面上的情况.Na 吸附,在带隙中引入了一条态密度很小的能带,这条能带的引入并没有改善材料的吸收情况.因此,我们推断,Na 替代Ti 是实验中真实的掺杂方式.Na 替代Ti 的掺杂能够保持在可见光范围内超过3.5×104cm-1 的吸收,K 和Rb 掺杂剂虽然也能可提高吸收系数,但效果不如Na 明显.这些结果可为开发Na 替代式掺杂TiO2 作为可见光催化剂提供理论依据.
其他文献
  随着实验技术的不断提高,有机单分子器件的设计及其功能特性研究已成为国际科学领域的研究热点.为深入理解量子特性明显的分子器件的微观结构及外力对其电输运性质的影响
会议
镧系元素具有非常复杂的电子结构,它的光谱在工业技术、天文学等领域上都有十分重要的应用.钐(Sm)原子位于镧系元素的中间位置,基组态为[Xe]4f66s2,未满的4f 壳层导致它的电
会议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
利用含时波包方法及劈裂算符-傅里叶变换方案研究了NaCs 分子的双通道解离动力学.给出了在激光脉冲波长和强度一定的条件下各态粒子数布居随时间的变化,并得到了吸收谱和解离
会议
HCN 分子,由于其在分子光谱学,混沌动力学,反应速率理论,以及光诱导分子动力学中的重要性,一直以来都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除去分子的质心运动,HCN 分子仍然还有6 个自由度.因
会议
本文对分离自吉兰泰盐湖土壤的28株嗜盐放线菌进行了耐盐梯度试验,根据嗜盐微生物的分类标准,对其进行了初步分类。结果显示,28株菌中边界极端嗜盐菌有2株(JG5、JG9),中度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