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电厂信息化规划

来源 :2016年(第十届)发电企业信息技术与应用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zhao09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首先简要讨论了电厂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分析了电厂信息化规划的原则和预期目标,重点针对电厂信息化基础设施规划、应用规划和安全规划进行了深入讨论,并结合讨论提出了作者的若干观点,最后总结了电厂信息化建设的难点和重点,即明确电厂信息化建设的目标,并将其作为支撑电厂管理创新变革的重要手段。
其他文献
2015年盘南电厂转入粤黔公司自营,为了公司生产经营平稳过渡,新建EAM系统承接原有金元ERP系统中生产管理相关业务,主要包含设备管理、运行管理、物资管理、技术监督管理、班组管理等功能模块.通过MAXIMO平台二次开发实施,建立一套适合盘南电厂管理模式的资产管理信息系统.
中电投河南电力有限公司平顶山分公司通过实施设备点检管理信息化系统,实现企业设备管理信息化、生产设备物联网、管理模式全员化(TPM)、设备维修预知化、日常点检精密化、设备故障诊断专业化.
近年来,我国的电力产业蓬勃发展,行业的规模不断的扩大.其中输电网还是输电设备都呈现出了不断增加的趋势,这也无形之中大大增加了线路巡视的工作量.仅仅靠运行人员的人工巡视已经不能够满足当前的电力行业的迫切的需求了.因此在这样严峻的情况下,运维部门也加大了在实践的工作中的钻研力度,逐渐的转变思路,跟上时代的发展,提出了应用互联网技术、通信技术的智能巡视的方案。文中通过分析现阶段输电线路巡视点及巡视分析中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企业在管理、办公各个方面也在悄悄地改变.一个企业的信息化程度体现在将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应用于办公与管理,以现代化工具代替传统手工作业.随着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事业迅速发展,信息化建设整体事态日益呈现出更加注重应用、实效以及与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的突出特征.本文以企业信息化高速发展背景为资料,对企业信息化管理进行介绍,重点阐述计算机技术在企业管理、财务工作、企业运营中的应用
企业的信息化投资、特别是软件方面的投入与日俱增,软件后评估工作可以为企业的IT决策提供强有力的依据,文中从工作实际出发,提出软件后评估工作关键点在于:软件使用数据的收集和统计分析数学模型。前者以桌面安全助手作为载体,通过开发插件或者分析载体软件的数据结构去能收集到需要的软件使用的相关信息。后者从软件使用的频繁度、使用人数占相关专业总人数的比重、安装频繁度三方面着手构建切实可行的统计分析计算模型,实
在电力企业管理的实践中,由于部分管理人员和决策者对计算机在企业管理中基本知识的缺乏和误解,常常会出现许多失误和谬误,从而导致在企业管理应用计算机软件开发上失联、失衡和失效或性能大析折扣.针对诸多问题的剖析,希望对有关单位和项目有所借鉴和参考.
随着企业信息化的不断发展,信息安全风险也日益提高,软件开发过程中的安全风险也不容忽视.本文通过三门核电有限公司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积累的经验,从管理和技术两个维度对软件开发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风险做了阐述,同时提供了相应的规避措施:从管理层面来说,应强化参与人员的信息安全意识、合同签订时将信息安全相关事项明确并强调、将承包商与生产环境隔离等;从技术层面来说,引入安全开发周期概念,并对需求分析、软件设计、
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给现化发电企业管理工作带来了机遇,推动了企业管理工作向信息化建设发展,并逐渐成为了提高企业管理工作效率与质量的可行性策略.在此背景下,本文就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内涵出发,通过对加强企业管理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展开分析,经过探索发现信息化对企业内部组织结构、管理理念、管理人员等的影响,进而以此为基础,提出信息化建设下的企业管理应对策略,即树立以信息化为导向的管理思想、创新和完善企业管理
核电厂因其特殊的业务需求,对安全、保密工作尤为重视,信息安全亦是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为防止企业单位内部人员由于误操作、越权访问等行为对IT系统造成重大损失,就必须建立完善的IT系统安全审计体系,对企业内部用户的操作行为进行严格审计.文中从运维安全审计系统基本功能、部署模式、运维权限管理分配、运维审计、运维用户安全登陆等技术实现与安全性分析对此进行了论述。
本文以多年的企业内部软件开发工作经验作为研究背景,提出并诠释了以面向使用的软件设计方法的方式开发软件,从使用、可用性,提高可用性,用户界面等方面对该思想进行详细阐述,并用工作中的实际范例进行体现,在企业内部软件的开发设计上提出了创新思想,可以充分的解决企业内部某些软件所遇到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