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正排毒颗粒对HIV感染者CD3+CD4+CD127+水平的影响

来源 :中华中医药学会防治艾滋病分会换届暨第九次学术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lim_n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扶正排毒颗粒对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nv)感染CD3+CD4+CD127+水平的影响.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查服用扶正排毒颗粒6个月前后的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者血浆CD3+CD4+CD127+的表达水平的变化,评价扶正排毒颗粒对该指标的影响.结果:治疗前CD3+CD4+CD127+分子表达水平为(6.59±6.25(%),治疗后为(12.30±8.22(%),治疗前后比较有差异(P<0.05).结论:扶正排毒颗粒可以上调CD3+CD4+CD127+的水平,抑制CD4+T凋亡、调整CD4+T细胞的免疫激活,是其作用机制之一.
其他文献
针对慢性肾衰虚瘀浊毒间夹、本虚标实的病机特点,管竞环教授四诊合参提出治疗慢性肾衰六大法则,即健脾补气法,滋补肝肾法,补血和血法,活血化瘀法,解毒泄浊法,软坚散结法。分清标本缓急,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根据临床表现不同,六法或以补气血为先,或以解毒泄浊为急,主次虽有不同,然主要治疗法则不变。当慢性肾衰患者出现气血亏虚证,就选用归肾经的补气养血药,如黄芪、西洋参;出现湿热蕴结证,就选用归肾经的清热化
IgA肾病(IgA nephropathy,IgAN)又称Berger病,是指肾小球系膜区以IgA或IgA沉积为主,伴或不伴有其他免疫球蛋白在肾小球系膜区沉积的原发性肾小球病.IgA肾病是肾小球源性血尿最常见的病因,是中国最常见的肾小球疾病,并成为终末期肾脏病重要的病因之一.孙郁芝教授在论治IgA肾病时提出要综审血尿病机,突出阴虚内热;治重养阴清热,依其病证分型;强调瘀血辨证,巧用活血化瘀;主张病
中医整体观,通常在临床中所指的是"天人相应",目前的学术界对于这一观念的理解偏于宏观,更多的针对"天、地、人",而对于思维的全面性、整体性等问题隐而不谈.通过三位一体论治慢性肾脏病,把中医的整体观应用于思维的建立,亟须重视对病、证、症各自特点及相互关系的认识.在临床中对于慢性肾脏病的治疗,存在一些误区,辨证不辨病,或辨病不辩证,只见树木,不见森林.辨病、辨证和辨症治疗是慢性肾脏病治疗的重要内容,从
本文介绍了郭维琴教授临床上治疗高血压病及其并发症的临床分型:肝火上扰证、痰湿中阻证、瘀血阻络、精血不足,虚风内动证、肝肾阴虚证、阴阳两虚证六种证型,治法、方药以及治疗验案,对高血压及靶器官损害的基础与研究有重要指导意义.
慢性肾炎常以水肿、腰痛、蛋白尿、血尿、高血压和肾功能不全为特征。遵导师论治该病之“审病机,关键在脾肾;辨症候,须分寒热虚实;治大法,重在扶正祛邪”的学术思想,学生临证时屡常应用老师介绍的基本方药对慢性肾炎患者诸多不同症候表现辨证加减。如对水肿:风水者加苏叶、赤小豆;水湿加桑皮、石苇;湿热加半枝莲、金钱草;瘀阻加水红花子、陈葫芦;阳虚甚者加附子、鹿角片。对腰痛,寒湿者加干姜、独活;湿热加威灵仙、木瓜
导师张宁教授近期治疗一名肾病综合征病例,自身病情复杂,患者不能接受肾穿和激素,仅用中医药辨证治疗后,疗效显著。本患者为老年女性,肝肾亏虚,加之每日大量精微物质从小便而出,使得身体更加虚弱,正气亏虚,则痰饮、水湿内停,瘀毒自生,又感受风寒,风水相搏,后虽感冒已除,但风气去,湿气仍在,故感冒后出现下肢水肿,病属本虚标实,虚实夹杂,脾肾两虚为病本,而水湿、瘀毒为标实。此时若一味清热利湿,则正气更弱,而一
隐匿性肾炎是原发性肾小球疾病中常见的一种.患者临床表现轻微或毫无症状,多由体检时发现,大多数仅表现为无症状性血尿和(或)无症状性蛋白尿.隐匿性肾炎按临床表现当属于"尿血"、"腰痛"等范畴,王耀献教授中医药治疗隐匿性肾炎两例,疗效显著。病例一患者肾阴亏虚,阴虚生内热,迫血妄行,且热伤血络而产生血尿,表现为消瘦,多食易饥,口干,舌红,苔黄腻等阴虚内热表现,方中用黄连,黄苓,石膏,知母以清热滋阴,太子参
乙肝病毒相关性肾炎是常见的继发性肾脏疾病.现代医学对此病尚无有效治疗方案,多以对症治疗为主.刘玉宁教授治疗乙肝病毒相关性肾炎时,强调辨识病因,治病求本;紧扣病机,标本兼治;中西结合,互资其长;善用虫药,剔邪通络。
目的:探索艾滋病(AIDS)中医证候及其分布和演变规律.方法:选择选择我国AIDS流行的10个主要地区13家单位2237例患者,采用现场访谈的形式,根据艾滋病四诊信息采集表收集信息进行中医证候学调查.总结不同感染途径患者的中医证候分布情况,并根据不同病期、不同干预手段,采用潜变量转移模型分析患者证型的演变规律.结果:AIDS患有偿供血者以脾气虚弱、脾肾阳虚为主;性传播者以肝郁气滞、脾肾阳虚为主;静
目的:分析HIV/AIDS发热和非HIV/AIDS发热临床伴随症状的差异性,为HIV/AIDS发热的中医辨证论治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流行病学研究方法,选取河南、广东两地区HIV/AIDS发热患者58例和同期同地区非HIV发热患者59例,收集其四诊信息,填写发热临床调查表,最终将所有资料录入数据库,通过统计软件SPSS16.0系统进行分析,初步得出HIV/AIDS发热和非HIV/AIDS发热具有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