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背景下民族传统体育回归校园的理论与实践价值探析

来源 :第十二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墙报交流(学校体育分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5840079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立德树人"是每门课程追求的终极目标,体育与思政课程相融合,符合时代赋予体育课程的最新要求,而民族传统体育经过历史的沉淀,承载着中华民族的精神理念与文化价值追求,回顾我国学校体育"探索-发展-创新"之历程,民族传统体育在国家、社会、个人方面拥有丰富的育人资源,毛泽东曾说体育一道,配德育与智育,而德智皆寄于体,无体是无德智也。说的是实现自我价值,要奋力拼搏;要付出艰苦训练;要有对荣誉的追求;以及有顽强拼搏的意志力;最后在公平竞争中收获尊重和友谊,这样才算全面发展的人。民族传统体育以深厚的文化底蕴、实践项目多样,符合新时代学校体育发展与转变;符合学校体育人才输送的培养方式;符合学生的内在与外在发展需求。研究方法:以历史学、体育史、社会学、教育学等为理论基础,通过文献资料法、访谈法、逻辑分析法等,在知网查阅与民族传统体育相关的大量文献,思考在"课程思政"背景下民族传统体育回归校园的理论与实践价值,以横向与纵向挖掘民族传统体育的核心内涵,准确定位民族传统体育的地位,为后期学校体育的发展提供理论与实践依据。研究结果:"课程思政"背景下:1)民族传统体育内蕴深厚,项目丰富多样,内蕴着厚实的民族文化精神,其传承发展与提升文化软实力具有高度契合性;对学校发展演变具有较高的实践价值;对学生的文化自信提供理论依据。同时促进学生的体育参与度,为学校体育的发展与创新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路径。2)民族传统体育内蕴丰富的育人元素。以史为鉴,民族传统体育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民族传统体育内蕴含着浓烈的家国意识和爱国情怀,同时民族传统体育中蕴含着丰富的儒家"礼"文化内涵,这一内涵不仅体现在各种身体活动的实践之中,还体现在相遇的仪式过程之中。犹如"德仁者不教失仁,不德之人传而失艺";"宁可失传,不可误传"等武术谚语,无不是强调了武艺学习中道德的核心作用。从德育信念出发民族体育文化内涵与"立德树人"理念相呼应,从健体方式出发民族传统体育与体育运动项目相融合,是学校体育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环。3)民族传统体育回归校园,丰富体育课程内容。不同民族拥有不同的民族体育特色,呈百花齐放形式,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吸收借鉴形成符合地域发展的体育项目和文化,为学生提供更多了解民族传统体育的渠道,提高学生的兴趣度,为学生终身体育体育参与打下基础,同时增强民族、地区、学校、师生间的向心力和凝聚力。研究结论:1)符合时代观。在新时代浪潮的冲击下,国家对学校体育也提出了新要求,体育运动不再是单纯的锻炼学生体魄,要充分挖掘体育的核心内涵,达到"育人+育体+育德"相结合的体育课程。在"课程思政"背景下,民族传统体育以内容形式多样、文化底蕴深厚的特点,与课程思政相互融合,形成新形式体育思政课程,满足以"立德树人"为理念的新要求,为学校体育改革创新提供新思路。2)符合教师观。民族传统体育内蕴含丰富的育人元素和文化理论内涵,在"课程思政"背景下,对教师提出新要求,要加强教师的"师德师风"建设,提高教师的德行情操、思想觉悟、政治意识,只有教师时刻进行自我反思、学习,才能培养合格的社会接班人。民族传统体育以"仁"相传、以"礼"相待等元素融入体育课堂,不仅培养教师的育德能力和意识,同时也连接了师生间沟通的桥梁,符合"立德树人"理念的新要求,也是老师通向德才兼备专业化教师的理化路径。3)符合学生观。"课程思政"背景下,学生参与体育课堂,不再是单纯的锻炼身体,娱人致趣,同时,学校体育要肩负起"育人+育体+育德"的核心价值。民族传统体育伴随着我国低谷、发展、强起来的不同时期,理论内涵深厚。为学子知历史、了传承提供直观平台,促进学生家国情怀的完善,符合学生的价值观;民族传统体育地域特色丰富,传承项目多样。增添了体育课程的趣味性,拓宽了体育课程深度和广度,运动项目的实践性和可操作性,潜移默化,润物细无声影响学生,符合学生的技能习得观;民族传统体育融入到体育课堂,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以丰富的内涵要义影响学生,使学生拥有健康的体魄;爱国主义情怀;传承民族体育精神,符合学生的人生发展观。
其他文献
了解临床护理“双师型”教师的课程思政教学胜任力水平及相关影响因素,为开展课程思政教学培训提供参考。研究显示,临床护理“双师型”教师课程思政教学胜任力处于中上水平,各维度胜任力发展不均衡。管理者应采取措施为“双师型”教师提供良好的组织支持,提高其课程思政教学胜任力。
期刊
期刊
报纸
以2012—2021年中国沪深A股煤炭企业为研究对象,实证检验宏观数字经济水平与微观煤炭企业高质量发展之间的关系,并进一步揭示绿色技术创新的中介传导和区域数字金融的调节效应机制。研究表明:区域数字经济可通过显著促进煤炭企业进行绿色技术创新,进而提高企业的高质量发展水平,且数字金融能强化中介效应的后半路径,即正向调节绿色技术创新对煤炭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结论为煤炭企业通过数字创新实现绿色转型,推动
期刊
立足于急救护理课程思政教学实践,介绍急救护理教学中思政“123+N”育人模式,即坚持思政教育“1条主线”,以教师与学生双方为受教育主体,围绕课前、课中、课后3个环节开展思政教育,并利用先电教学平台、泛雅教学平台等多种平台建立线上教学资源,开展信息技术手段丰富的课程思政教学。在急救护理教学中开展不同形式的教学实践,从过程性、结果性、增值性3个维度对课程思政育人效果进行评价分析研究,对急救护理教学的课
期刊
<正>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与教学实践,是当前高等教育深化“三全育人”的必然路径。体育精神蕴含着巨大的育人价值,将其融入高校体育课程思政创新活动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当前背景下,要想进一步在高校体育课程思政理论与实践探究环节中更好地应用体育精神,必须要深入挖掘体育精神的育人价值,并寻求适应当代大学生成长需求的实践路径。《中华体育故事新编》一书由董翠香、俞定智和马德浩编著。该书围绕“德育一体化
期刊
超细金刚石(UFD)粉体高温易氧化、分散稳定性差使其在高温、溶液等环境中的应用受到极大限制。采用硅低温热解-活化-包覆复合工艺实现了超细金刚石表面包覆改性,成功制备了具有纳米尺度核-壳结构的UFD/Si复合粉体。用拉曼和透谢电镜分别表征了包覆粉末石墨化程度,探究包覆前后粉体的相成分,复合粉体形貌及包覆层厚度;用热重分析仪和傅里叶红外光谱结合粉体在10%硫酸悬浮液中的稳定静置时间分别测定UFD包覆前
期刊
借鉴“基于现象的学习”的理念,提出了指向学科核心素养发展的高中地理问题式教学实施路径:从“一标多本”与学科认知的视角,确定串联必备知识、形成关键能力、滋育学科素养、渗透核心价值的学习目标,创设以地理现象为中心的问题情境,设计“现象识别、现象描述、现象分布、现象成因分析、现象联系”的问题链,驱动问题发现、分析与解决的学习活动,在认知体验的过程中落实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
期刊
<正>“正如德国哲学家莱布尼茨所说“世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世界上也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人,人类生物特征的独一无二性成就了生物特征识别技术的崛起。自20世纪六十年代诞生之初对语音、指纹的探索研究后,生物特征识别技术在社会需求的不断推动下得到了长足发展,
期刊
芬兰基础教育取得的成就备受世界瞩目,尤其是在2016年最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中提出的“现象式教学”,引发了各国的关注、好奇以及各种猜想。综合相关重要文献和研究者亲历的课堂观察,尝试呈现芬兰现象式教学改革的历史背景、理论根源、内容与方法等,并做阶段性的反思和分析。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