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北地区一次强对流天气过程分析

来源 :2011年第二十八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xx555xxx7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0 年6 月18 日下午到夜里安徽淮北地区自北向南出现一次以风灾为主的强对流天气,82 个自动观测站有25 个出现7 级以上阵风,8~11 级大风达6 站,并伴有短时强降水和局部冰雹,多站出现了风向突变、风力猛增、气压涌升、气温急降、相对湿度大幅度上升,其中亳州市、阜阳市、宿州市部分乡镇灾情较重,最强风速出现在利辛县丹凤乡达30.8 m/s。分析表明中低层切变线和地面弱冷锋南下及中等强度垂直风切变的存在,为此次强对流天气提供了有利的环流背景,底层大气暖湿、中高层干冷提供了对流不稳定性条件。飑线回波初始于午后窄带回波的发展,对强对流天气起到触发和加强作用;强回波影响时段在 17 时~22 时,最强回波达50~65dbz,回波顶高14~20km,多个达到中等强度的中气旋的出现和维持造成了此次大范围强对流天气,强降水超级单体风暴导致了利辛县丹凤乡为强风及雨暴重灾区,底层还出现到 V 型入流槽口,伴有明显的雷暴出流边界;产生大风的中气旋切变强度值最强达11~17×10 - 3 .s – 1 ,当中气旋底部高度快速降低到3km 以下,持续走高的VIL 值急降,预示着破坏性大风天气的来临。
其他文献
利用NCEP/NCAR 全球1961-2009 年的格点再分析逐日温度资料,选取亚欧地区(15-80°N ,40-150°E ),先对前30 年 (1961-1990 年)的温度采用气候等概率区间的方法计算得到极端高低温区间分界值,然后对1991-2009 年温度进行检验, 计算落在极端高低温区间内的比例,分析了亚欧地区极端高温事件和极端低温事件的变化趋势和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 年均极端高温的
利用新疆乌鲁木齐地区9 个气象站1961 年至2010 年的逐日日照时数资料和乌鲁木齐站逐日太阳总辐射资料, 在使用气候学方法估算出各站逐年太阳总辐射的基础上,采用线性趋势分析和Mann-Kendall 检测对全市年日照时数和年 太阳总辐射变化趋势、突变特征进行分析,应用混合插值法建立年日照时数和年太阳总辐射多年平均值及其突变前后变 化量的空间分布式数学模型,在ArcGis 平台上完成基于数字高程
本文利用GIMMS 和MODIS 两种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资料反演了1982 年以来浙江植被覆盖状况,结合同期研究区63 个气象站点的气温、降水和湿润指数等气候指标,分析了该地区植被年际变化和月际变化对气候要素的响应特征。得出如下结论: (1)1982-2010 年间,浙江年最大NDVI 整体呈缓慢下降趋势,其中82.3%的地区植被覆盖在减少,显著减少的植被面积约占全省陆域面积的29.1%,
基于杭州市低碳城市发展实践,通过大量调研和资料汇总工作,探索了杭州市气象部门在温室气体监测分析和数据库建设、新能源开发利用、湿地碳汇价值评估和碳足迹计算器开发等领域的服务产品思路、可行性、困难和对策,为政府推进低碳工作提供决策依据,并为气象部门在低碳建设环境下进一步拓展服务领域提供参考。
本文利用RegCM3 区域气候模式,单向嵌套CAM3.0 全球环流模式的输出结果,分别模拟了鄱阳湖流域当代气候条件和CO2 浓度加倍的气候条件两组不同情景下,气孔阻抗参数加倍的敏感性试验;在此基础上分析了该地区水循环过程和地面热量平衡的响应情况,结果表明:(1)当代气候条件下,气孔阻抗加倍导致蒸散和降水下降,温度、感热、径流以及根区土壤含水量增加;就全年平均而言,感热的增加最为显著,相对于CO1
阵风锋是与强风暴相伴随的局地灾害性天气现象,是风暴中冷性下沉气流到达低空并向外扩散,与低层暖湿空气之间的交界面,通常认为阵风锋是边界层辐合线的一种,又称雷暴的出流边界。阵风锋尺度小、生命史短,常规观测手段不能对其进行有效监测,业务工作中主要借助多普勒天气雷达对其进行监测。不论常规观测还是多普勒天气雷达探测,均只能得到阵风锋水平方向的部分信息,不能反映阵风锋的垂直空间结构。而风廓线雷达具有高时空分辨
利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和NCEP/NCAR 6h 一次的再分析格点资料,对2007 年5 月8 日-10 日发生在新疆大范围沙尘暴天气成因进行分析。从气候背景、环流形势、物理量诊断和高空急流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分析,结果表明:①强气压梯度是造成沙尘天气的主要原因;②大气层结的不稳定起了激发作用;③地面大风的形成与双高空急流的质量调整及其形成的次级环流使高空动量有效的下传到地面有关;④强沙尘暴的发生伴有较
本文利用常规天气图、卫星云图、多普勒天气雷达、欧洲再分析资料、美国极轨TRMM 卫星搭载的测雨雷达等资料对2010 年7 月4-6 日发生在安徽省淮河以南的暴雨过程进行分析。这次暴雨过程雨强强,雨带狭长且移动缓慢。研究发现:在稳定的大尺度环流背景下,江淮切变线是本次暴雨的主要影响系统,该系统表现为相当正压的浅薄系统,相应的物理量场成垂直分布特征。本次暴雨产生在副热带高压边缘的高温、高湿位势不稳定区
利用大气物理所研发的保真模式(The fidelity model)对2008 年6 月12 日广西地区的大暴雨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重点分析引发此次大暴雨的西南低涡的结构及其在暴雨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从模拟结果对比来看,模式能够较真实地反映这次中尺度暴雨天气过程。通过对模式结果的分析表明:西南低涡在广西境内是一个先减弱,后增长的过程,低涡暴雨的发生具有明显的不均匀性,暴雨主要出现在低涡东侧切变线
本文利用寿县国家气候观象台常规和边界层观测资料,对2009 年6 月5 日的具阵风锋天气过程作微气象特征分析,结果表明有如下特征:在温、水、风、压、湿的时间变化与垂直分布方面,i)气压速升;ii) 温度骤降;iii)风速猛增;iv)风向突变。在辐射的时间变化方面,i)总辐射(SUM)逐渐下降,而净辐射(NET)逐渐上升,并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地面与大气之间的能量交换达到平衡;ii)长波入射辐射(IL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