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东南地区五峰-龙马溪组页岩气有效保存单元评价

来源 :“全球构造、盆地与油气响应”学术研讨会暨纪念朱夏先生诞辰九十五周年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ukangm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晚奥陶世-志留纪,扬子陆块东南缘由于湘桂等陆块逐渐拼贴,由被动边缘转化为前陆盆地,受前陆造山影响,扬子地台沉降,中上扬子地区在川中、黔中以及雪峰三大古隆起联合控制下形成台内滞流沉积环境,川东南地区沉积了一套丰度高、热演化程度适中、生气强度大且脆性矿物含量较高的五峰-龙马溪组优质泥页岩。中新生代以来的持续挤压和差异隆升对川东南地区五峰-龙马溪组页岩进行了较为强烈的改造,导致页岩现今含气性较为复杂。页岩集生气、储气和保气三位一体,富集区优选三者缺一不可,结合页岩气富集主控因素,提出了“页岩气有效保存单元”概念,是指除具有生气能力外,还具有固气-聚气的空间,封闭性有效,边界封闭的地质体。川东南地区近期勘探实践表明页岩层具有高压或超压是页岩封闭性良好和含气性好的重要判别指标,页岩层能否产生高压或超压与埋藏过程中页岩气大量生成、粘土矿物转化脱水以及抬升阶段持续良好的封闭性密切相关。其中页岩在晚期抬升过程中微破裂(裂缝)是否形成是页岩封闭有效性评价的关键,与晚期抬升时间、幅度以及变形强度有关,基于三轴实验,应从垂直隆升作用和水平构造应力两方面来进行综合判断。此外页岩横向渗透率远大于纵向的特点表明页岩气还需要良好的侧向封闭条件,应从距离出露区远近和控边断层封闭性两方面开展评价。在川东南地区五峰-龙马溪组页岩生烃、赋存空间和封闭有效性研究基础上,结合压力系数、气组分等判识性指标,建立了以“页岩气有效保存单元”评价为核心的页岩气富集区优选评价体系,指出川东南地区五峰-龙马溪组页岩气富集区主要分布于齐岳山断裂两侧,其中西侧主要为建南、焦石坝、南川和丁山地区,东侧主要为武隆向斜、桑柘坪向斜和道真向斜。
其他文献
2011年7月12日位于高石梯构造上的高石1 风险探井在震旦系获得102万方高产工业气流,取得四川盆地自1964 年威远气田发现47 年来古隆起勘探重大突破,发现了高石梯-磨溪地区安岳震旦-寒武系超地质储量万亿方特大型气田。本文充分利用最新地质、地震、钻井及露头等资料,结合区域地质资料,对四川盆地晚震旦世-早寒武世盆地原型进行了系统研究,发现晚震旦世-早寒武世,四川克拉通内表现为南北向隆坳构造格局
会议
柴达木盆地位于青藏高原北缘,是青藏高原内部最大的、沉积巨厚的新生代含油气盆地。柴达木盆地构造研究与油气勘探,近年来获得重大进展,柴西地区大油气田的持续新发现,为建设千万吨级高原大油田奠定了扎实的资源基础。随着勘探的重大发现和开发步伐的加快,迫切需要深化和升华对柴达木盆地构造的认识,以形成具有柴达木盆地特色的地质和勘探理论。柴达木盆地作为中国西部一个重要的含油气盆地,除了具有构造叠合、晚期成藏等普遍
会议
羌塘盆地位于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碰撞地带的青藏高原腹地,面积约18万km2,是我国陆上面积最大的中生代海相残留盆地之一,盆地沉积厚度巨大,具有良好的油气地质条件侏罗纪末的燕山运动和之后的喜马拉雅运动使羌塘盆地全面进入全面改造时期,受到后期多期次等,2001;王成善等,2001,2006).羌塘盆地广泛发育了的中生界三叠系-侏罗系海相沉积地层,构造事件的影响(李吉均等,1979,1998;赵政璋等,
会议
叠覆型致密砂岩气区油气成藏主控因素具有源—相—位三元控藏的特点,同时三大成藏体系的源—相—位控藏特征各有差别,主要受控于川西陆相致密砂岩气区存在浮力成藏下限和油气成藏底限两个成藏边界,由此划分出自由流体动力场、局限流体动力场和束缚流体动力场三大流体动力场。在时间和空间上不同成藏体系所处的流体动力场是变化的。通过对不同成藏体系埋藏史、烃源岩演化史、储层孔隙度演化史和构造演化之间匹配关系的研究,确定了
南黄海位于中国大陆与朝鲜半岛之间,其大多数水域由水深小于100m 的大陆架组成。从区域构造位置上分析,南黄海地区兼跨中朝、扬子和华南3 大板块(陆块)构造单元,盆地北部以千里岩隆起带为界与苏鲁造山带相邻,南部以勿南沙隆起为界与浙闽隆起区(华夏褶皱系)相接,东部与朝鲜半岛为邻,西部以郯庐断裂为界与华北板块相接。南黄海盆地本身属于下扬子块体的一个组成部分,经历了中三叠世末印支-早燕山运动期之前的海相沉
渤海湾盆地黄河口凹陷是小型富烃凹陷,郯庐断裂西支呈SN向穿越,造成目前已经发现的油气藏均与断裂构造活动有关.在采用断层活动速率定量分析断裂活动性的基础上,对古近纪以来黄河口凹陷断裂的发育期次、组合特点、成因机制等进行了研究和探讨.结果表明:新生代黄河口凹陷的断裂发育受控于郯庐断裂带的活动构造体系域;古近纪郯庐断裂右行走滑,则导致EW向伸展伴生断裂发育,形成了伸展构造、走滑构造和走滑-伸展叠加构造样
前人研究成果已经证实,从渤海湾盆地东侧通过的郯庐走滑断裂带对盆地的形成演化和油气聚集成藏都产生了重要影响。但由于受海水覆盖以及早期地震资料品质较差等因素的影响,针对郯庐断裂带在渤海海域内发育特征的认识还存在较多争议,这也制约了油气勘探的进一步发展。而近期获得的大量高品质连片三维地震资料对渤海海域内郯庐断裂带的变形特征有了较清晰的显示,尤其是揭示了郯庐断裂带的分段差异变形特征。总体上,大致可将渤海海
东部盆地是我国实现油气稳定供给的重要地区,也是我国油气勘探程度最高的地区。随着勘探的持续深入,一些影响勘探的基础地质问题也迫切需要认识研究,以期提高勘探成效,拓展勘探领域,实现东部的增储和稳定。东部盆地形成演化的地质背景及盆地形成的原型特征仍存在一定争议,直接制约了对盆地勘探潜力的认识。本文以朱夏院士的“活动论构造历史观”为指导,以构造演化研究为主线,以油气成藏效应评价为目的,对东部断陷盆地的原型
钓鱼岛隆褶带北起日本九州西北的大根岛、壹岐岛,向南经五岛列岛、我国钓鱼岛等延伸至台湾岛,其西侧以基隆-西湖断裂系与东海陆架盆地相邻,东侧以男女群岛-赤尾屿断裂系与冲绳海槽张裂带分界。目前我国对该隆褶带的研究主要依靠重磁资料、有限的地震资料以及周边国家和地区的研究论文,诸多地质问题尚不明确。隆褶带的地质属性与构造演化,对研究东海陆架盆地尤其是西湖凹陷的构造演化,恢复凹陷早期构造格局,进一步落实凹陷资
准噶尔盆地是在微陆块和古生代岛弧带拼合增生的基底上发展起来的大型叠合盆地,其大致呈三角形,受控于古亚洲洋板块和周边造山带的演化,经历了多阶段不同性质的构造转化.准噶尔盆地是我国西北地区重要的油气产区,尽管该盆地的油气勘探已经有数十年的历史,但其油气资源的总体探明率仍然较低.2008 年在盆地腹部的陆东-五彩湾地区发现了探明天然气储量达1033×108m3 的克拉美丽气田,储层主要为上石炭统巴塔玛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