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运河遗产化与当下的中华文明复兴--兼谈大运河文化带建设有关问题

来源 :中国观察——国际文物保护利用理论与实践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oruizho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大运河是指2014年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包括隋唐大运河、京杭大运河和浙东大运河的巨型运河体系,它是自春秋时期连接长江与淮河的邗沟开通以来中国运河工程的集大成之作,也是中国农业文明时代水利工程的顶峰之作,是中国历史上帝国特有的漕运制度和相关水利文化的集中体现。漕运功能终结后的大运河缓慢开启了自己的遗产化过程,实现了运河功能与价值的延伸与转化。大运河文化带建设是大运河历史的新篇章,应该以将大运河遗产保护好利用好传承好为前提,以大运河新的生态、景观、文化、社会功能拓展及融入运河沿线经济社会文化发展为目标。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应该成为中华文明复兴的地标工程。
其他文献
  自21世纪伊始,由于世界遗产总数急遽扩增,加上各种失衡现象,通过世界遗产公约缔约国大会与世界遗产委员会的多次决议,对于各国每年申报世界遗产的数量与类型皆有越来越严格的
  本文以文化遗产本身固有的多重价值为出发点,着重论述了文化遗产的经济价值和市场经济问题,以及在行政管理框架下的遗产保护问题。侧重分析忽视经济作用给文化遗产保护造成
  华清宫遗址在国内文化旅游发展中已取得一定成果,但对遗址的历史信息仍存在展示阐释工作的不足。为了更清晰认识、保护、展示和阐释华清宫遗址的价值及其载体,本文在现场调
  为全面提升山西省文物保护利用工作水平,山西省启动了“文明守望工程”,工程实施近两年来,在不可移动文物认养、非国有博物馆设立、文创产品开发、流散文物回归、文博志愿服
  秦皇岛是历史悠久、文化深厚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由于地理位置和历史背景,区域内遗存大量富有特色的文物资源,拥有多处国家级和省级文物建筑。文章以秦皇岛市历史建筑为例,总
  未列级不可移动文物保护与利用的社会化,是指针对登录不可移动文物,引入社会力量参与不可移动文物使用和运营管理。它不仅是实施不可移动文物可持续保护的现实路径,是探索也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良渚遗址是实证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的圣地,是不可多得的宝贵财富,我们必须把它保护好”。近年来,随着考古发掘和学术研究的不断深入,良渚遗址的突出普遍价值
  建筑是一种类大众媒介,具有传播和体现社会价值走向的功能。建筑作为一种特殊的类大众媒介,除了具有功能价值和审美价值之外,还是社会中人与人交往的重要场所,是表达和传递彼
  讲好文物故事,促进文化兴盛.文物工作者要在延续历史文脉中当好“薪火传人”,在做好文物保护中坚定文化自信、增强文化自觉,守护好中华民族的文化根脉,讲好杭州故事、中国故
  北京有着数千年连绵不断的历史文化发展脉络,拥有丰富而宝贵的文化遗产与精神财富,大量的文物建筑,在北京的历史文脉中占据了极其重要的分量。在新时期的大背景下,除了保护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