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时代编辑出版人才培养的理念和途径

来源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人事教育司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O_I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字时代编辑出版人才需要学习数字出版技术和管理营销知识,但这些技术知识必须与出版专业理念相结合.高校编辑出版教育作为培养精神产品生产者的摇篮,主要还是培养学生的编辑出版文化意识和能力.出版文化的培育是编辑出版教育的核心内容,也是数字时代编辑出版教育的根本出发点.为此,要借鉴其他国家及地区传媒专业的办学经验,努力消除纸介媒体与电子媒体的对立带给出版文化的冲击.
其他文献
在日益彰显现代学校办学自主权的今天,作为学校文化建设的第一责任人,校长要有高度的文化自省,明确的文化使命,不断提升文化领导力。教育是面向未来的事业。如何培养学生主动规划自己未来的能力?如何让学生拥有选择未来的智慧?这是校长文化领导的着力点和终极归宿。因此,校长的文化使命就在于厘清教育目标,从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教育规律出发,走出教育的过度和缺失,让教育回归本质。在这种强烈的文化使命下,校长应进行文化
会议
在传播媒介日益发展的现代社会,大众越来越多地受到媒介所传播的各种信息的影响,同时媒介自身也在适应受众媒介兴趣转移和接受能力的日益提高,出版学已经成为媒介研究的重要方面.在出版学研究中,读者研究被放到了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在图书馆学的概念之外,读者研究在我国的转型期更是被赋予了内容接受和媒介消费的双重认知.本文从读者研究的角度出发,探讨出版学建设读者研究的必要性和运用思路,以期能够对我国的出版学有所进
本文在回顾了出版学科研究生教育的自发产生、发展的历程之后,针对当今研究生培养的现状,从政策扶持、学科定位、试点推广和培养单位保持特色的角度,提出了规范提升的具体措施.
本文从国内外出版学专业教育的对比出发,分析了国内出版学教育存在体系不完善、与出版产业实践脱节、毕业生综合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弱、眼高手低和缺乏出版精神等主要问题,阐述了现代出版产业发展对出版学人才培养的挑战,从而提出了出版学创新人才培养的模式和建立课程体系的基本原则.
本文认为,编辑出版专业经过20余年的发展,虽然学科发展有所建树,但是,发展是迷茫的,关键在于并未处理好依附与独立的关系.表现在既没有处理好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关系,也没有搭建起高等教育课程设置合理的体系或平台,尤其是主干课程建设相对脆弱,特别是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应强力建设的几门品牌或招牌课程未能彰显学科特色和优势,从而体现编辑出版主体价值缺失.当下若能将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用特色高校课程强化课
本文基于出版产业的数字化发展趋势,分析了其对于编辑出版人才的需求,提出了文、理、技、艺结合的培养模式,包括构建思路、目标定位、教学组织、课程设置、优化师资队伍结构等.
本文以我国编辑出版教育20年的发展历程和专业课程设置演变为基础,探讨了本专业核心课程的含义,以及高校编辑出版学专业核心课程设立的诸多问题,并对国内五所典型高校编辑出版学专业的主要课程进行了系统比较,总结出目前国内各高校基本通行的编辑出版学专业核心课程,对此又与出版行业所认可的核心课程进行了对照与比较,以寻找学界和业界的契合点.基于前述的讨论和分析总结,文章最后提出了一个包括九门课程的编辑出版学专业
本文认为随着1998年本科专业目录的调整,编辑出版学专业在高校开办数量的不断增加,长期以来中国高等教育重理论轻实践的传统教育模式已不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产生了供需矛盾.作者强调编辑出版学本科专业要重视实践教学环节,应面向大出版行业培养应用型、技能型、复合型的具有创新能力的专业人才.编辑出版学的实践教学除了感知教育、技能培养之外,创新实践能力培养不可忽视;文章提出了树立专业实践教育的创新理念;构建
目前,全球出版业正在经历一场深刻的数字化转型升级浪潮,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数字出版业,是构建和谐社会和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本文考察研究和谋划数字出版人才培养的历史动机,分析与数字出版有关的新技术新媒体特点及发展,对新兴出版业态进行探讨,提出出版高等教育应加强数字出版人才信息能力培养,打造具备海量信息资源的汇聚、识别与定制等信息能力的数字出版人,为文化建设大发展大繁荣提供大批复合型人才.
编辑出版专业实践教学为全面培养学生的专业意识、市场意识和创新意识,使学生成为适应性强的复合型出版人才发挥了积极作用.实践教学给编辑出版教学带来的启示是编辑出版学学科体系和学科的特点以及社会对出版人才的需求说明在出版专业教育中加强实践教学的必要性.运用现代教学评价内容和手段有利于现代出版人才的成长.成功的教学组织与控制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关键.在编辑出版实践教学过程中,专业教师的引导、监督是实现教学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