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dward L.Shaughnessy教授的“厉王在位十二年”说商榷

来源 :北美中国学的历史与现状国际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omao11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夏含夷教授在甲骨文、金文研究以及商、周历史和文化史的研究上有着广泛的影响。芝加哥大学东亚系也因此成为中国古代历史及文化史领域的研究重镇,并介绍了夏含夷教授及其商周金文的研究论文。夏含夷教授曾经认为,铜器铭文并不是第一手的资料,他认为的第一手资料在朝廷的文件档案里,而第二手资料则是受命者受到得命册,铜器铭文则是第三手资料。他在《西周王朝的绝对年代》一文中提出了两个操作方法,即:第一,具有完整历日的铜器断代的相对性优先于其他绝对性。第二,为尽量避免铭文历日分析中出现多种可能性,主张以这些历日资料重构的年表应该得到其他形式历史资料的佐证。接着他在《此鼎铭文与西周晚期年代考》一文中又提出了他的平等价值说,夏氏观点的混乱乃是由于他恋恋不舍的、由他的导师创建的所谓西周王朝推行的“双元历”说,这是他的第四个操作方法。最后,他在《燕国铜器祖考称号与周人谥法的起源》一文中又提出了他的第五个操作方法。即:“西周早期的铜器铭文主要利用天干庙号来称呼祖考,西周中期谥法的称号才开始利用”。在上述基础上,夏含夷把上述五个断代标准和操作方法应用到厉王在位时间的断代研究中,正式提出了他的“厉王在位十二年”说。尽管夏含夷教授的“厉王在位十二年”说有诸多证据支持,但是依然还有不少反例证据他根本无法回避和难以解释,因此也就暗示着他的此说尚有若干不成熟之处。在此,提出传统文献记载的可靠性的质疑,诸侯国年代记载的相互印证性的质疑,以及铜器断代的可靠性的质疑,基于以上诸多质疑理由,主张:夏含夷教授的西周王朝时期的“厉王在位十二年”说不能成立。
其他文献
神话形成于人类的史前时期,经过世代口耳相传积淀成为人类重要的文化成果,在民间文化传统中一般具有神圣叙事的特征。神话的神圣性源于它的文化功能,主要表现在神话不仅是宗教信仰的重要载体,而且是传统民俗的不可多得的教科书。神话的延续与传承往往与民间节俗和婚丧嫁娶人生礼仪等重大活动紧密结合在一起。本文以民间逐渐恢复的丧葬和祭祖习俗为例,认为许多民俗仪式环节都离开神话的解释,否则就会变得无所适从。其中,在少数
会议
从不同时代的不同记录来看,中国农事器物并非被简单地作为孤立的"器物"予以描述,而是被人为地赋予了诸多意涵,成为"天工"之技、"本土智慧"、"民艺"乃至"平民历史"的载体;这些记录还将农事器物纳入不同的范畴,如南北区域、世界共时与历时系统、"文化生态",甚而间接借助"残片"来"构想"失去的整体;在再现农事器物与人的关系时,不同的记录具有不同倾向,或指向器物的性别、阶层意味,或偏重器物的操作方法,或强
史华慈不仅是一位国际公认的、杰出的中国思想史家,而且一个更深的层次上,他的整个关于中国思想的历史研究,只不过是他自身深邃思想的索引或注脚。史华慈的历时性研究仅是一种共时性的表象,对他本人来说,这种历时性研究甚至是一种昭示其共时性关切的工具,这一信念已得到中外一些重要学者的认同。当然,努力开掘史华慈深邃思想的宝藏,直至今日离达到令人满意的程度还有相当的距离。作为一个研究项目,本计划自有其自身的尝试与
本文以近代中国人编译撰写的西洋史、印刷史著述为主要考察对象,分析这些文类如何表述古腾堡印刷术及其与中国印刷术的关系,又如何将之体现在历史书写中,进而改变和形塑了中国印刷史的书写乃至近代中国关于印刷术的集体记忆,其中还会涉及日本因素的影响。但论文主旨非为考量古腾堡印刷技术在中国的具体应用情况或对中国的实际影响,而是重点讨论古腾堡这个符号在近代中国历史书写中的再现、接受和使用,以及近代中国的知识分子通
众多北美学者从事上海史研究,上海史众多方面被北美学者研究,上海史研究热在北美持续不衰,这在北美学者的中国学研究中,是个不争的事实.以至于他们有时开会,要特别标示,讨论上海以外的地方,beyond Shanghai,不讨论上海,因为一讨论上海,人们就会将目光聚焦到上海而冷落其他城市.而之所以有那么多人会从事上海史研究,究其原因可能是因为上海有意义,有趣味,有特质,有资料。在研究上海史的北美学者中,魏
汉学工具书《国外"中国研究"文献索引(1978,1-1981,11)》,这份油印的非正式出版物,发现有很多错误,但它的实用性和短时的效应性恰恰是图书馆工作的特点之一。印好以后的使用有两个特点,一是读者可在柜台自取不收费,随意使用,二是凡刊登的条目都可在本馆借到原刊原文。今天回过头来从整体上看,研究中国近现代史和当下的时事、新闻的文章远远多于古代史的。美国与亚洲和太平洋地区如日本、韩国、越南的关系远
本文抽样分析了夏志清、耿德华、李欧梵、王德威、安敏成的中国现代文学史书写,考察了他们不同的学术背景、理论立场所形成的对中国现代文学的认知,如何直接影响与决定了其文学史建构。这些认知与建构给中国现代文学史书写带来了极大的冲击和修正,呈现出中国现代文学史的全新视景。
1.Introduction In a strict sense, Sinology usually refers to the study of Chinese classical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in the West, especially in the American academic context.The American Sinology has p
会议
今天的中美关系是在合作与对立中不断向前发展。根据国际关系理论逻辑,这种双边关系反映了一个新兴大国力量上升时所必然给守成大国带来的挑战。一个国家的崛起总是伴随着现存国际体系的动荡和不安,按照蓝普顿的观点,“这并不单单是美国对在兴起的中国进行(战略)调整的问题,美国精英阶层的‘世界领袖’心态也是产生中美摩擦的一个重要根源。”未来中美关系的发展依然取决于国际环境和国内政治两个方面的因素。因此,在涉及双方
直到目前,中国佛教史的主流书写范式(paradigm)仍是汉化(sinification 或sinisization)和宗派(sectarianism).围绕着前者,一类学者以作为外来宗教的佛教不断屈服和融合于中华文化为主线,来描述中国佛教发展和演进的历史,比如汤用彤和陈观胜(Kenneth K.S.Chert)。另外一类学者则强调佛教对中华文明的影响,比如许理和(Erik Zürcher)就用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