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籽西瓜组培快繁技术的研究

来源 :纪念全国西瓜甜瓜科研与生产协作50周年暨第12次全国西瓜甜瓜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lali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针对无籽西瓜生产中的问题,以“华夏一号”无籽西瓜为试材,研究了不同激素和理化因子对其茎段组培快繁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外植体以顶芽较好,继代快繁过程中,无籽西瓜的初代培养以1/2MS改良+IAAO.2+蔗糖30g+琼脂7g,pH值5.8,效果较好,植株生长健壮,叶深绿,成活率较高,褐化、玻璃化苗少。继代培养以MS改良+BAO.4+IAAO.2+蔗糖30g+琼脂7g较好,pH值5.8,植株生长旺盛,叶色深绿,25d株高6cm左右,分化系数5。
其他文献
根据获得的MADS-box基因片段设计一条特异引物,通过3RACE方法获得了全长cDNA,命名为VvAG(GenBank登录号:EF209334)。该片段全长978bp,包含一个681 bp的开放阅读框,编码226个氨基酸残基。通过设计特异引物RT-PCR扩增得到了编码区全长cDNA。推导的氨基酸序列与拟南芥的AGAMOUS类MADS-box基因AG、SHPI/SHP2均有较高的同源性(同源性分别
试验从一年生巨峰扦插苗中克隆了CHI基因,并采用半定量RT-PCR技术,以actin基因为内参,分析了CHI基因在巨峰葡萄果实不同发育阶段及组织的表达。对CHI基因的序列分析表明:CHI基因序列中含有3内含子,4个外显子;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CHI基因编码的多肽链既没有信号肽,也不存在跨膜结构域,且亚细胞定位于细胞质中。半定量RT-PCR分析结果表明,CHI基因在果皮、果肉、种子及幼叶和幼根中都表
用引物ITS4和ITS5对越橘内生真菌菌株H14-1,M2-2,L5-4,Y2-1,R1-1的ITS区rDNA进行扩增,序列长度为529bp,529bp,552bp,514bp,531bp。进行了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形态差异大的种和形态差异小的种之间,均可以根据ITS区的序列分析加以区分。结合形态学方法,将H14-1和L5-4初步鉴定为A.tenuissima、M2-2和R1-1初步鉴定为A0.al
本文以野生红豆越桔的单克隆组培苗为材料,通过处理后提取总RNA和基因组DNA,进行了VviDREB1基因及其启动子序列的克隆、亚细胞定位和荧光定量表达等实验研究,并对其核苷酸、氨基酸及启动子序列进行了分析和预测。
本研究以珀溪蜜柚汁胞为材料,运用cDNA克隆的方法,克隆得到了琯溪蜜柚果肉过氧化物酶的cDNA的全长,并对得到的序列进行了一些分析,从分子生物学角度对粒化的研究做了初步的探索。结果表明:琯溪蜜柚果肉Beta-tubulin cDNA全长1636bp,有完整的阅读框,编码444个氨基酸。另外5非翻译区60bp,3非翻译区243bp(不包含终止密码子TAA),其中包括一个多聚腺苷酸化信号AATAAA,
目的:研究黄皮基因组DNA的提取方法,并优化ISSR-PCR反应体系。方法:采用改良SDS法提取DNA。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对ISSR-PCR反应体系进行优化。结果:采用改良SDS法提取的DNA条带完整、无RNA污染,适于ISSR-PCR扩增。同时建立了最适黄皮ISSR分析的扩增体系:20μL的反应体系中含30 ng的模板DNA、1.5 u Taq DNA聚合酶、0.4 μmoI0.L-1引物、0
本文以绿色未成熟、转色初熟、红色成熟、暗红色完熟“荸荠”杨梅果实为试材,应用改良Bugos法提取总RNA,应用polyAT技术分离纯化mRNA,利用LD-PCR技术合成cDNA,经Sfi 1酶切后克隆入pDNR-LIB载体,成功构建了杨梅四个成熟度果实的cDNA文库。文库滴度均达到高质量cDNA文库的滴度标准(10的5次方cfu/ml)。PCR鉴定和测序分析结果表明,文库中杨梅cDNA的插入长度分
杨梅果实色泽和花青苷含量在品种间存在显著的差异,如‘水晶’杨梅不含或几乎不含花青苷,‘东魁’花青苷含量适中,而‘荸荠’花青苷含最较高,使得三品种分别呈现乳黄、红色和紫黑色。但三品种间花青苷差异积累的原因尚无研究。因此,本文以此3个品种果实为试验材料,分离了花青苷合成途径上的所有基因以及调节基因MYB,设计了实时PCR引物并加以验证,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分析了基因表达的丰度。研究结果表明,CH
通过同源克隆及cDNA未端快速扩增(RACE)的方法,从菠萝(Ananascomosus0.cv.shenwan)基因组DNA中克隆到1210bp AcSERKIDNA片段,从胚性愈伤组织cDNA中克隆到1263bpAcSERK13端片段。经同源分析表明,它们与水稻、玉米、大麦等植物SERK同源性高达80~85%。
在长期进化过程中,植物形成了一系列防御机制,抵抗各类病原物入侵,抗病R基因在其中发挥着关键作用。R基因的研究,在苹果中虽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与农作物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本文综述了目前在苹果抗病虫基因研究方面的研究进展,希望能为开展这方面研究的工作者提供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