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河流域2003年暴雨洪水特点和主要河流洪水发生时间规律分析

来源 :中国水利学会青年治淮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ugustin4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在分析总结2003年淮河流域暴雨洪水特点的基础上,根据历年暴雨洪水资料,分析淮河流域降雨量的年内分配、天气成因和主要河流控制站出现年最大流量的频次分布、各月最大流量的变化以及洪水过程的延续时间,探讨了淮河流域洪水发生时间的分布规律,指出淮河水系的汛期为5月下旬~9月,6~8月为主汛期,4月、5月或10月、11月也有发生较大洪水的可能;沂沭泗水系的汛期为6~9月,7~8月为主汛期.
其他文献
本文提出了在裂隙岩体内,特别在陡倾角裂隙岩体内,用铅直孔进行压水试验时,岩体透水率有随钻孔穿越裂隙的多少而有随机变化以及仅用这个指标进行防渗帷幕灌浆设计是不妥的见解.文章在分析断层影响带、砂页岩互层、黄河"千层饼"土层和裂隙的透水性各向异性等特性的基础上,提出了水工设计和工程水文地质人员,充分分析这种特性,设计防渗帷幕灌浆、固结灌浆、地下水排水、堤基加固、岩体锚固等,可以提高工程质量和节省大量投资
在坝址比选勘测过程中,基本查明坝址主要工程地质问题,分析其对工程的影响程度,是本阶段勘测工作中重点.本文通过大西沟水库左坝肩潜在不稳定体边坡分析,基本确定其稳定状态,为设计最终选定坝址提供了较为充分的证据.
文中简要叙述了坝基地层结构、岩溶发育情况、水文地质特征及其动态变化.在分析副坝病险情况和坍塌事故发生原因时,对副坝基础的环境条件、坝基各地层的渗透破坏特征、岩溶渗漏及其所引发的渗透破坏过程直至导致坍塌事故发生,作了比较详实叙述.对于病险和坍塌事故处理作了简要介绍,并对最终处理的长期效果作了分析,建议进行长期监测确保工程安全运行.
黄壁庄水库除险加固工程是水利部重点工程之一.副坝垂直防渗墙面积是30万平方米,为全国单项工程之最.由于副坝多年以来带病运行、工程地质条件恶化、工程地质条件复杂,防渗墙平均深度达54.40m,施工以来多次发生严重漏浆及坍塌,仅规模较大的就发生了六次,引起水利部和河北省领导的高度重视.本文就黄壁庄水库副坝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的说明、塌坑前后的工程地质条件的比较,力求对塌坑原因进行分析.
本文是作者受国防防总委托代表防总对新疆五一水库出险情况进行实地考查后所提出的工作报告的一部分内容,它在介绍了五一水库大坝由于裂缝而出现险情的基础上,从工程地质角度,分析了大坝出险的原因,指出了由于不均匀沉陷而造成的大坝坝体张性裂缝是造成大坝出险的根本原因.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大型和特大型桥梁工程等交通工程建设不断上马.就江苏境内来说,在未来的10年内又将有6座特大型桥梁横跨于长江之上.这类特大型桥梁的基础多采用大口径超长灌注桩,由于现有规范不能满足工程设计需要,桩基设计面临许多新的问题,例如,地层设计参数如何选取,持力层的选择等.近几年来,我们参加了润扬大桥、苏通大桥等特大型桥梁的工程地质综合研究,我们认为进行岩土体系质量评价,和工
土石坝是华北黄土地区最多见的水库坝型,以低液限粉土、粘土、卵石混合土、块石等为筑坝材料,就近取材,因地而建,其存在的工程地质问题,直接关系到大坝稳定和安全,是除险加固工程的关键点.本文就土石坝的主要工程地质问题,提出了工程地质勘察和研究内容方法,并结合工程实例加以分析说明.
本文对除险加固工程地质勘察工作的现状进行了分析与讨论,并提出了除险加固工程的地质勘察工作的一般性原则,对勘测中心的坝体检测也做了探讨.
本文对我省大中型病险水库存在的库坝渗漏及渗透变形进行了分类、分析,并阐明了影响水库正常蓄水及安全的水库渗漏及渗透变形破坏的原因.
高岩水库蓄水后,坝基产生了严重的集中渗漏问题,虽先后进行了灌浆处理,由于对产生渗漏的原因认识不足,加之库水位高、地下水流速大,故处理效果不明显.本文根据前期有关资料,分析讨论了坝基渗漏形成原因,得出坝基沿断层发育的溶洞中的充填或半充填物质被库水击穿是主要因素,层面溶隙、构造溶隙与管道状溶洞形成的坝基岩溶网络系统促使了渗漏的进一步扩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