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茶叶中茶多酚的提取方法研究

来源 :2014年全国茶叶精深加工技术交流会暨产业化应用新产品、新工艺、新设备展示与合作对接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wz127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了茶叶中茶多酚的提取,并对所提取的茶多酚进行分析及检测.以茶叶为原料,水作为浸提溶剂,通过改变溶剂用量、浸提温度、浸提时间、乙酸乙酯用量4个因素提高茶多酚的提取率,并优化茶多酚的提取工艺条件.结果表明,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溶剂用量(固液比)1∶20,浸提温度85℃,浸提时间40 min,乙酸乙酯用量85 mL.在优化的提取工艺条件下,提取物得率为15%.采用钼酸钠分光光度法测定茶多酚的纯度,并用红外光谱法进行定性分析.
其他文献
Cross-breeding is the main method to create variation and cultivate new varieties.However, it is often due to unclear phylogenetic relationships between the parents that the hybrids many have similar
The potential for using Siberian apricot (Prunus sibirica L.) seed kernel oil as a source of biodiesel raw material is often overlooked when considering Siberian apricots as a greening tree in China.T
对贵州省12个马尾松天然林、贵州省都匀马尾松1.5代无性系种子园和贵州省都匀种子园半同胞子代测定林,采集样本进行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进行探讨,采用ISSR-PCR对样本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分布区的遗传多样行存在明显差异,Neis遗传多样度指数与Shannon信息多样性指数均表明:参选样地的马尾松天然林群体仍保持较高的遗传多样性,种子园建园亲本间的遗传多样性水平较高;遗传距离变化为0.1
光皮桦(Betula luminifera)是广泛分布于我国南方的珍贵用材树种,为浙江省重点推广的树种之一。本文通过光皮桦下胚轴、子叶和茎段三种外植体进行离体培养试验,通过愈伤出苗的方式,建立其快繁体系,对于光皮桦无性系选择与大规模繁育推广,建立工厂化组培生产具有重要的意义。研究结果如下:
樟树(Cinnamomum camphora)树型优美、适应性广,是传统的绿化观赏乔木树种。同时,樟树木材品质优异、用途独特,也属珍贵用材树种。然而,多数树干分枝较低,出材率不高,严重影响生长量。经天然资源的调查下发现,只有极少数优良单株的干形通直,分枝高,出材率高。而种子繁殖的实生苗后代分离严重,优良基因型不能固定,因此樟树无性快繁体系的构建具重大应用价值。樟树快繁体系的构建可从以下三个途径入手
本文研究应用Dendrometer生长测量仪和SF-G茎流测定系统,并结合土壤的化学性质、温度与水分特征测量,分析上下坡位毛红椿人工林的树干周长生长和茎流特征及其与不同坡位生态环境因子的关系,目的在于揭示不同坡位毛红椿人工林树干生长和茎流动态变化,进一步探索树干生长和茎流与不同坡位生态环境因子的关系,探索华南地区限制毛红椿人工林生长的主要生态因子.试验于2012年7-10月在浙江省开化县林场开展,
南方森林酸性红壤中有效磷普遍严重匮乏,严重制约马尾松人工林生产力。根系分泌酸性磷酸酶和有机酸是马尾松适应低P胁迫的有效机制,近年大气氮沉降的增加将会改变森林土壤的N素营养环境,可能会对低P下马尾松酸性磷酸酶和有机酸的分泌产生影响。本文以马尾松全同胞家系作为试验材料,设置模拟氮沉降与同质低P(表层和深层土壤P素严重匮乏)、异质低P(表层土壤P素较丰富,深层土方P素匮乏)耦合的盆栽实验,系统研究N-P
会议
大量田间实验表明,0.1亿CFU/g多粘类芽孢杆菌细粒剂对植物具有明显的促生长作用,在植物不发病情况下,可使作物增产约30%,是防治植物土传病害理想的药肥兼能的生物制剂.针对细粒剂存在用量较大、使用不方便、不能喷雾使用等不足,创制出了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10亿CFU/g多粘类芽抱杆菌可湿性粉剂.另外由于我国耕地盐渍化日趋严重的现象,根据海洋微生物具有耐盐和能产生不同于陆地微生物代谢产物的特点,开
以鸡粪为主要废弃物原料,辅以一定比例的秸秆、稻壳添加至生物电热反应器中,快速发酵制肥.混合物料初始水分为65%,添加0.1%专用嗜热发酵菌剂,间隔式通气,搅动物料转速5rpm,整个发酵过程温度在控制在80℃,24h反应结束后,评价了发酵产品的水分、pH,氮、磷、钾养分,有机质,灰分、碳氮比、腐殖酸、CEC、大肠杆菌菌群数和蛔虫卵死亡率等指标.
茶多酚是存在于天然植物茶叶中的一类多酚类物质,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和保健功能. 近几年的流行病学研究和试验研究显示,多酚类物质可以调节糖代谢,具有降血脂、降血压和抗氧化的重要作用,从而抑制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发展,清除氧自由基, 降低高血脂、高血糖、冠心病、糖尿病等疾病的发生率和死亡率.研究表明,茶多酚可降低外周血甘油三酯、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效果优于烟酸肌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