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针灸》杂志助我浮针之路成长

来源 :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浮针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首届国际浮针医学大会、第五届浮针医学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elun20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者查找文献,看到了刊登在《中国针灸》杂志上《浮针再灌注治疗肩周炎32例》这篇文章,文章中介绍了浮针治疗过程和再灌注手法,于是照着给患者治疗,当时症状明显缓解。为了弄清楚为什么浮针配合再灌注活动效果会发生翻天覆地的改变,于是又重新阅读了这篇文章。通过胡老师论文所写的体会,让作者了解到再灌注活动是根据心肌、脑组织缺血再灌注的观念提出来的,反复活动肌体的某些肌肉或者其他相关器官,将外周丰沛的血液重新灌注到缺血的局部组织,并且了解到这是由符仲华博士创立命名的,这也解开了看视频一直不知道为什么符老师给患者治疗时与患者做抗阻的迷惑。再灌注活动的应用,会使相关肌肉做牵张运动,肌肉就会收缩,局部可以短时间的缺血,然后释放,局部充血,这样重复的舒张和收缩,对患肌缺血缺氧的状态得以改善,加快缺血的组织恢复到正常状态,是针刺和肌肉牵张的结合,肩部的再灌注活动的应用对肩部的血液循环起到了明显的改善作用,快速减轻肩周疼痛,有效防止肩周软组织再度粘连,使肩关节功能恢复正常。
其他文献
临床中关于浮针文献众多,大多侧重适应症及辅助手段的研究,影响浮针疗效的文献甚少,症对方明效不灵的情况时有发生,一直困扰着浮针人,本例患者,浮针治疗效果的起伏波动,应与甘露醇的使用有很大关系,当然也不排除扫散不规范、再灌注不到位、留针时间不够等因素影响,值得今后临床工作中尤为注意。
浮针疗法(Fus Subcutaneous Needling,FSN)是用一次性的浮针等针具在局限性病痛的周围皮下浅筋膜进行扫散等针刺活动的针刺疗法(Needling therapy),可以大面积持久地通筋活络,促进新陈代谢,激发人体自愈能力,使得人体可不药而愈,具有适应症广,疗效快捷确切,操作方便,经济安全,没有副作用等优点,主要用于治疗筋脉不舒,血滞不通所导致的颈肩腰腿痛和一些内科,妇科杂病,
目的:探究为慢性腰肌劳损患者行浮针疗法予以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择取本院于2015年10月至2016年8月期间收治的98例慢性腰肌劳损患者参与本次研究,以患者入院治疗的时间作为分组依据,可将其划分为常规治疗组和浮针治疗组,每组各有49例患者.常规治疗组行常规体针为患者进行治疗,浮针治疗组则通过浮针疗法予以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并通过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定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患处
目的:观察浮针结合放血疗法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疗效,分析其疗效机制,为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治疗提供更好的治疗方案.方法:将60例临床诊断为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治疗组采用浮针结合放血的疗法治疗;对照组采用口服盐酸阿米替林片.两组分别治疗2个疗程(20天),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的治愈率为40%,总有效率为96.67%;对照组的治愈率为16.67%,
采用浮针疗法治疗腕管综合征11例,总有效率90.90%,即时效果11例,即时效果出现率100%.提示浮针疗法对于腕管综合征,疗效快捷,安全无副作用.通过扫散和再灌注活动,有效治疗相关患肌,解除腕管内正中神经的卡压.
本人从2010年10月跟随符仲华老师学习浮针疗法后,一直在临床上运用浮针治疗颈肩腰腿疼痛等各种疼痛性疾病,治疗效果良好.但也总会遇到很多问题,如有的病症疗效不持久、反复发作,有的病症无明显效果.常常会思考为什么有的病症疗效很好,有的病症却效果不明显,甚至无效,病症痊愈的原理是什么?病症无效,是水平问题,还是因为不是浮针的的适应症,哪些病症是浮针的适应症呢?怎样才能搞清楚这些问题呢?阅读相关书籍是一
浮针医学是一个新兴的学科,从1996年符仲华老师发明浮针到现在整整20年.经过20年的不懈努力,浮针理论日趋完善,浮针临床不断更新.在学习浮针、运用浮针的过程中,有一篇文章对作者的影响尤为深刻,那就是李桂凤老师和符仲华老师发表在《中国针灸》杂志上的一篇文章《浅谈浮针对疼痛医学发展的启示》(2014年6月第34卷第6期)。确定了浮针治疗的目标,明白了疼痛的机理,体会到再灌注活动的重要性,重视MTrP
《中国针灸》杂志见证了浮针医学的成长历程。从1998年最初发表的第一篇文章,到现在已经累积发表30余篇,这些文章不但有临床心得,更有理论研究,尤其是《浮针疗法及其对针灸学发展的启示》、《浮针疗法治疗痛证研究进展》、《浅谈浮针对疼痛医学发展的启示》、《浮针医学中也有数学》、《浮针疗法的诊断作用体会》等文章。
《中国针灸》2014年第34卷第6期刊登的《浅谈浮针对疼痛医学发展的启示》,对近年来国内外疼痛的研究成果进行了梳理总结,也结合浮针医学的发明、临床实践和理论发展从肌筋膜出发点(MTrP)、皮下进针扫散、再灌注活动、MTrP的持续因子等浮针疗法的四个核心要素进行了全面的阐述,对学习探索浮针医学治疗原理有深刻的启发。
《中国针灸》这本杂志一直是作者临床上的老师。他帮助解决了很多临床上的问题,但随着临床实践越来越久,越发感觉自己缺点什么?直到有一天在《中国针灸》杂志看到一篇关于浮针的论文。当时并不知道浮针是什么,只是怀疑浮针真的那么神奇吗?于是留意关于浮针的文章,尤其是《中国针灸》杂志上每发一篇浮针的文章都会详细阅读,看到有人用针灸针代替浮针,但用的是浮针的扫散,于是也如法炮制,真的做出了出奇的效果,当时就想一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