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与传媒复合型法律硕士培养模式之探索

来源 :中国法学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XYCHENL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培养法律与传媒复合型人才,成为我国法学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历史机缘,中国传媒大学法学学科就承担着这类人才培养的职责与使命。在自身的教育教学过程中,不断探索和改进培养路径,2015年,开始正式招收法律硕士,开展探索这一模式的新篇章。本文介绍中国传媒大学开展法律与传媒复合型人才培养的做法和设想,供法学教育同仁参考。
其他文献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目标定位,对创新法治人才培养机制提出新的更高要求.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优势,让信息技术与法学教育全面深度融合,以法学教育信息化带动并引领法学教育现代化,全面促进法学教育的创新与变革,破解制约我国高等法学教育发展的难题.教育教学实践层面,必须使信息技术真正转化为对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生产力”.在信息化基础上改革法学学科教学模式,将数字化环境作为学习、教学、管理、沟通等工作的有效途
在知识经济大背景下,创新创业型人才才是真正的稀缺资源.然而,因袭多年的传统法律人才培养模式已不适应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的需要,因此,最先需要从教育理念上做出根本的改变.笔者在借鉴国外两个成功模式的基础上,结合所在教学科研型地方高校的实际,对培养法学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做出了设计安排,以期寻找到切合实际的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的适宜路径,使法学教育培养出当前社会真正需要的法律人才.
依法治国与创新驱动发展成为国家发展战略,需要大批高素质的法律人才、管理人才和科技创新人才,而复合型应用性的高素质知识产权人才的培养无疑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本文以成果导向教育理念为指引,以国家、社会和行业对知识产权人才职业能力要求为导向,以培养复合型应用性的高素质职业化知识产权人才为目标,以在理工科和人文社科专业知识基础的学生中遴选优秀学生开展知识产权法学双学位教育为路径,以课程体系的反向设计和课
多年来,高等法学教育一直以培养定纷止争的司法法务人才为宗旨,这种狭隘的法律职业观造成了法学教育与社会需求的脱节.本文提出了大法律职业概念,即将企业内部设置的专门管理法律事务的职业人纳入法律职业,以大法律职业为导向进行高等法学教育的分类培养,并对企业法务人才培养的理论基础、培养模式等进行了探讨.
关于加强法治工作队伍建设和创新法治人才培养机制的项层设计和宏观决策,2014年10月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四中全会《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简称“决定”)已经做出了非常明确的论断.权威部门和法学界对此也做出了进一步的解读和阐述,这些论断和阐释,对于随之开启的新一轮法学教育改革无疑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是政法和教育管理部门、法学院校和法学教育工作者规划今后工作的一个基本依据.现在的问题是
应用能力导向是现代大学教育类型化发展的必然选择.美国高等教育中的社区学院、专业学院以及部分文理学院普遍采用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该模式以职业胜任能力为中心,将应用创新作为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对于国内公安院校法学的实战化教学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应用能力导向下的课堂教学表现为“问题式”教学方法,通过课前参与预习、课内互动学习、课后应用复习、结课评估考核四个阶段,力图实现学生对课程的主动参与、积极互动、灵活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的关于法治队伍正规化的目标要求,为推进我国未来法治队伍之建设指明了方向.法学教育作为法治队伍的培养基地,其为国家培养合格的正规化法治队伍的后备军,须先确立法治队伍正规化的培养标准,并在此基础之上,可通过对其的职业伦理育化,法学知识传授和实践能力训化之途径,以为我推行国法治队伍正规化提供保障.
结合浙江万里学院法学院的法科学生培养实践,笔者认为,卓越法律人才创新能力的开发和培养,可通过课堂教学、立法训练、“合作性学习”、法律诊所、实践教学、科研论文等环节来实现。
在国家治理任务日益繁重和复杂的新形势下,现代法学教育要有新面向.法律职业是多元的,与司法、执法活动一样,规则制定和公共政策形成活动也是一项重要的法律职业活动.除了面向法庭和诉讼以回应司法和执法的需求之外,现代法学教育也应当面对公共政策形成和立法工作,培养拥有社会科学眼光、技术和方法的法律人.
致力于培养高素质应用型、复合型、国际化的卓越法律人才,是当下我国法学教育的一项重大改革.为此,应加强卓越涉外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和模式的研究.通过对英国、德国、美国等国际化法律人才培养模式的比较,发现,发达国家国际化法律人才培养模式大多既强调国际化,又注重通识教育,还重视实践教学.这些对当下创新涉外法律人才培养模式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我国卓越涉外法学人才培养模式的目标定位应是培养国际化的应用型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