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田野石质文物在线保护系统

来源 :中国文物保护技术协会第十次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cai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是历史悠久、幅员辽阔的文明古国,拥有丰富的文化遗产,其中田野石质文物分布广泛,但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这些文物长期暴露在空气中,遭受着物理、化学、自然风化影响,再加上近年来工业化带来的空气污染、酸雨侵蚀以及旅游开发等作用,导致文物所携带的包括历史、文化及艺术等重要信息丢失,甚至有大批文物本体已损毁,造成无法弥补的损失。本文从我国田野石质文物保护现状出发,结合最新的科学技术,说明田野石质文物在线保护系统的研究背景、基本原理和工作成果。
其他文献
  文物建筑因自然原因或年久失修存在问题较多,笔者总结了古建筑维修工程管理中存在的设计方案、资质挂靠、低价中标、工程质量监管、问题整改、工程资料等方面的问题,提出了
  就旗袍之美展开论述,百年旗袍的传统似乎并不很长,但在华夏文明历程中,仍可作为同时期服饰文化的索引,以它为点,可窥当时时物之线条、工艺发展之高度、人文精神的社会状态等。
  目前古籍善本的保护方法主要有抢救性保护和预防性保护,抢救性保护是针对那些"有药可救"的古籍善本所采取的不得已而为之的保护措施。若从根本上延缓或抑制病害的发生,预防
  缂丝是我国古老的纺织技艺,有一千多年的历史。独特的通经断纬工艺织造的花纹线条清晰、立体感强,宋以后在长江三角洲地区主要用来制作艺术品,在艺术史上独树一帜。除了艺术
  中国民族博物馆收藏的一件元代蒙古族纳失石大袖袍保存十分完好,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和收藏价值。受中国民族博物馆委托对这件大袖袍的款式特征、面料成分、织物结构、纹样
会议
  为维护纸质文物的安全并保障保管人员的身体健康,本文通过文献调研和实验研究,从统计调查、样品采集及分子生物学鉴定三个方面系统地总结了纸质文物有害微生物监测的研究方
会议
  以苗族贯首衣为切入点,结合实物样本和田野调查资料,通过其服饰结构、裁剪方法、穿着方式等方面的研究,综合分析方形结构在苗族服饰造型中的运用与变化,并从功用和思想两个层
  生物体活动与代谢常造成古代壁画美学价值降低与结构损伤,生物病害防治成为壁画保护修复中面临的一大难题。本文全面回顾了我国在壁画生物病害及其防治方面的研究进展,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