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乱针绣的社会文化符号

来源 :2017年中国艺术人类学国际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dxswdx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乱针绣是一种极富艺术价值和文化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绣品具有针法活泼、线条流畅、色彩丰富、层次感强、寓画于绣等独特特点.民国初期,全国上下掀起“新文化”运动,乱针绣是在“德”先生和“赛”先生的思想热潮推动下,“拿来”西洋绘画原理与中国传统刺绣全面融合的艺术产物.历经百年的乱针绣,近年来,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研究、传承与发展中,江苏的苏州,丹阳,常州,宝应等地区再次创新发展.本文从艺术人类学角度研究分析了乱针绣对我国千年刺绣历史的发展与传承.认为:第一,乱针绣是“新文化”运动的产物.第二,乱针绣使我国源于宋朝的传统绣画到技法均全面突破,是刺绣艺术质的飞跃.第三,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乱针绣符合时代需求的民族性,时代性,艺术性.
其他文献
自“京津冀都市圈区域规划”启动至今,京津冀地区经济协同发展一直是近年社会各界瞩目的热点问题.总体来看,三地经济一体化进程固然有一定发展,但由于缺乏整体规划、产业分工
本文以民族志的方式呈现广东省肇庆市广宁民间剪纸田野调查成果,揭示乡土社会中广宁剪纸的艺术观、经济活动与传承的现实状况.提出对待民间剪纸文化遗产要“有所为,有所不为
景德镇瓷画市场的繁荣,让“代笔”这一书画圈古老的命题引入了陶瓷创作领域,在复杂政商关系背景下催生的雅贿问题,把景德镇陶瓷创作推向了道德的风口浪尖.新型的代笔现象与陶
在中国传统社会的家族看来,居住是一件非常慎重的事.郑氏家族自明入籍广安,绵延数百余年,留下了大量的文字记录.通过这些文字,并结合其宅院旧址能对其居住意识进行个案分析和
自古以来各种线条被艺术家们运用在各种艺术门类,在构成艺术中线饰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依据江南大学民间服饰传习馆中带有线饰的服饰品,详细分析线饰在近代汉族民间服饰中的
本文从人类学、宗教学的角度对炳灵寺金铜造像进行分析,认为由于藏传佛教受到苯教和印度教生殖崇拜的影响,在造像艺术中也体现出浓厚的性力崇拜的因素.究其原因,是生命的态度
宋元时期是中国画发展的里程碑时期,以此为分水岭,中国艺术从唐代的辉煌富丽,逐渐转向了简约平淡.尤其到了南宋,无论是院体画的“一边半角”式构图、还是南宋禅僧发展出来的
在“郁郁乎文哉”的宋代,文化艺术全面繁荣,其中,作为世态风物与人文关照相交错辉映下重要艺术镜像之一的风俗画,无疑可视为绘画题材中相对圆融的别样景观.宋代风俗画有文化
本文基于笔者的田野考察,详尽而扼要地分析总结榆树“徐家窑”古建筑材料的烧雕技艺制作流程、技艺变更、生存现状等,尽可能展现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榆树“徐家窑”古建筑材
随着工业社会、后工业社会的来临,民间艺术赖以生存的环境已彻底改变,民间艺术逐渐从一种日常生活艺术变成了“遗产”,而遗产的“活态传承”又要求民间艺术必须回到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