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交感神经症状颈椎病手术疗效分析--颈椎不稳与无颈椎不稳因素比较

来源 :第十一届全军骨科学术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juanhuahar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伴交感神经症状颈椎病患者前路手术疗效,探讨颈椎不稳因素在该疾病中所起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2010年10年间经颈前路减压治疗颈椎病伴有明显头痛、头晕等交感症状患者188例.将其中获得随访的186例分为两组:颈椎不稳组和无颈椎不稳组,采用JOA评分系统和交感神经评分系统进行术前、术后评分.分别于术后3月,6月及此后1次/年行门诊或电话随访.分别评价患者JOA评分及交感神经症状评分,并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本组186例中,33例伴有明显颈椎不稳,其中男性13例,女性20例;153例无明显颈椎不稳者,其中男性68例,女性85例,均行颈前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术,术中均切除后纵韧带.交感神经症状评分不稳组术前平均10.4±2.2分,末次随访时平均6.0±2.5分,患者主观满意率78%;无不稳组术前平均10.1±2.2分,末次随访时平均5.5±2.3分,患者主观满意率81%,两组术后及末次随访时与术前相比,有显著统计学差异;两组之间术后及末次随访时比较,无明显统计学差异(t检验,P>0.05).颈椎不稳组术前JOA评分平均9.7±2.4分,末次随访时平均13.0±4.3分,改善率为75.5%;非不稳组术前平均10.0±2.4分,末次随访时12.3±3.7分,改善率为80.9%,两组无明显统计学差异(t检验,P>0.05).结论:颈前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术对伴交感神经症状颈椎病疗效明显,颈椎不稳因素对该手术疗效影响并无统计学意义.
其他文献
  目的:寻找OPLL的特异性蛋白标志.方法:采用荧光差异双向电泳(2-D Fluorescence Difference Gel Electrophoresis,DIGE)法研究OPLL及正常韧带组织的双向电泳图像.采用飞行时
采用凝胶电泳等生化技术探讨了蘑菇易褐变菌株的酚酶特征。发现易褐变菌株具有特异的同工酶表型,子实体阶段表达的酚酶位点多,且酶活性高;其整个生活史的胞内酚酶活性曲线变
  目的 探讨多节段胸腰椎结核的外科治疗方法及其疗效,确定最佳治疗模式。方法:2002年至2008年间45例多节段胸腰椎结核患者,16例采用经后路椎体病灶清除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
  目的:探讨骶1椎弓根螺钉结合髂骨螺钉治疗骶髂关节骨折脱位的临床疗效,评价内固定方式对骶髂关节骨折脱位的治疗价值。方法:联合使用骶1椎弓根螺钉和髂骨板间螺钉治疗8例骶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位与低位骶骨肿瘤的临床特点、不同术式选择及疗效.方法:回顾我院自2004年01月至2009年01月收治的原发性骶骨肿瘤患者123例,分析其临床表现、术式及疗效.
喜祭“爸,我们又给您报喜来了。”公元2006年6月6日上午,在吉木乃边境贸易口岸东面一个被兵团人称为“十三连”的山坡上,一个年轻女子和她的母亲、姐姐带着一堆祭品来到一座
会议
  目的:分析颈椎前路手术椎间高度恢复与术后轴性症状的关系和颈前路术后轴性症状的特点。方法:通过测量颈前路手术前后颈椎标准侧位X线片上病变椎间隙实际高度,及其相邻上下
  目的:探讨合并颈椎先天性畸形的下颈椎损伤的治疗策略.方法:自1998~2005年收治合并颈椎先天性畸形的下颈椎损伤患者11例,损伤种类包括急性C3/4椎间盘突出症1例,颈椎过伸伤7
  目的:探讨前后联合入路全脊椎切除治疗颈椎骨肿瘤相关问题.方法:我院自1998年10月至2009年10月,对125例颈椎(C2~C7)骨肿瘤患者实施全脊椎切除术.其中原发性骨肿瘤102例.转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