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在噪声鲁棒语音识别研究中,并行模型结合方法因其能够满足非平稳噪声环境且理论上使模型接近背景环境匹配模型而成为语音识别噪声鲁棒性研究的重要方法之一。本文提出了利用前后向差分动态特征取代传统的一阶、二阶差分动态参数的特征构造方法MFCCFwDBwD,大大降低了运算复杂度.实验表明,该特征构造方法在PMC的噪声语音识别中取得了较好的结果.
【机 构】
: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100039;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北京,100080 中国科学院声学研
【出 处】
:
第八届全国人机语音通讯学术会议(NCMMSC8)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噪声鲁棒语音识别研究中,并行模型结合方法因其能够满足非平稳噪声环境且理论上使模型接近背景环境匹配模型而成为语音识别噪声鲁棒性研究的重要方法之一。本文提出了利用前后向差分动态特征取代传统的一阶、二阶差分动态参数的特征构造方法MFCCFwDBwD,大大降低了运算复杂度.实验表明,该特征构造方法在PMC的噪声语音识别中取得了较好的结果.
其他文献
本研究目的在探討輕質混凝土空心磚之熱傅導性質,以瞭解水膠比舆波索蘭材料取代量的多寡,對輕質混凝土空心磚之熱傅導係數、吸水率、單位重及抗壓強度之影響.研究結果顯示,輕質混凝土空心磚之熱傳導係數介於0.2~0.3kcal/m.hr.℃之間,速低於一般常重混凝土或傳統紅磚甚多,為相當優良的隔熱性產品,非常適合用於非結構性構造物.另外,試驗結果亦顯示,輕質混凝土空心磚之單位重、抗壓強度愈低及吸水率愈高時,
孔隙率的大小可作為評估多孔混凝土重要指標.然而,如何有效量測多孔混凝土的孔隙,至今尚未有一套完善的技術方法舆規範.再者,以往對於混凝土孔隙率的量測僅限於實驗室完成,並且受到儀器的限制,所能量測的試體尺度皆相當微小代表性不足,也是多孔混凝土孔隙率不易檢測管控的主因之一.為能有效及簡化多孔混凝土孔隙率的量測,本研究除利用影像分析法進行孔隙率的量測外,同時配合多孔混凝土實隙的孔隙率進行分析,以評估影像分
本研究以石門水庫淤泥製成的輕質骨材,分别探用ACI211.2及緻密配比設計兩種方法,探討對輕質混凝土耐久性的影響.在水泥漿質的比較,水膠比愈低而抗壓強度愈大,電阻愈大、電滲愈低、硫酸鹽循環浸泡重量損失愈少.在水泥漿量的比較,水泥漿量愈多而抗壓強度愈大,但電阻愈小、電滲愈大、硫酸鹽循環浸泡重量損失愈多.此由於水泥漿量愈多,用水量多,水泥漿體經水化後所存在孔隙相對多,混凝土滲透性相對大所造成.高性能輕
本研究係使用台灣水庫淤泥之輕質骨材,採用緻密配比法中骨材緊密堆積之理論,以三種水膠比(0.28、0.32、0.40),固定拌合水量(170kg/m3)探討輕質骨材(顆粒密度800及1600Kg/m3)及常重骨材製成之混凝土圓柱試體以三種溫度(250℃、500℃、750℃),兩種延時時間(60、120min)等高溫及硫酸鹽侵蝕後對混凝土耐久性之影響.研究結果輕質骨材混凝土受高溫及硫酸鹽侵蝕後以骨材顆
本文研究了陶粒混凝土的力学和热工性能.分析了陶粒混凝土的强度、密度和导热系数之间的关系:强度和密度是对反关系,密度和导热系数是正相关线性函数关系;同时还讨论了水泥用量,粉煤灰掺量等因素对陶粒混凝土强度、密度和热工性能的影响.
大於200號篩之都市垃圾焚化底渣添加氧化鐵已可燒製成輕質骨材,為使底渣可全量應用於營建工程中,本研究將探討全量底渣配合外添加氧化矽及氧化鐵,燒製輕質骨材,期以提高底渣再利用之經濟價值.實驗程序包括兩段水洗、顎碎、濕式研磨、添加氧化矽、添加氧化鐵、高溫燒結等.實驗結果當燒結溫度為1100℃、10克粗粒徑底渣添加氧化矽1克、2.5克舆少量(0.1~0.4克)Fe203即可燒製出較理想的輕質骨材,其密度
近年,以製作具有高強度及低吸水率(一般認為常壓24hr吸水率<5﹪=,並相對保有質輕效果之高性能輕質骨材,為目前輕質骨材生產的發展方向之一.如何能在保有同種材質、相同容重的前提下,而使製作之輕質骨材具有較高的顆粒強度及較低的骨材吸水率,則必須從改善骨材内部的孔隙結構著手,使其具有較多的獨立封閉微孔,並減低連通孔隙的生成.為此,本研究即利用台灣之水庫淤泥進行高性能輕質骨材研製的探討.由研究結果顯示,
近年來石油燃料費用高漲,如何生產輕質骨材兼具節約能源、環保要求及低吸水率的綠色高性能輕質骨材是有必要的.本研究以台灣石門淤泥為原料,經由傾斜滾盤造粒機造粒成生坯球,透過可程式多段溫控旋窯燒製高性能淤泥輕質骨材,並比較寶驗室高溫電爐燒製輕質骨材的性質.結果顯示,可程式多段控制高溫爐具較精確控制的預熱段及焙燒段的溫度,預期可減少能源的損耗.於固定預熱段溫度為700℃,於3種不同焙燒段溫度(1150℃、
本文通过对长输管线的清洗基本方法与PIG清洗和化学清洗的联合应用方法进行比较。并列举了不同类型的实例,论证了这两种技术的联合应用具有比使用单一方法更环保、更有效,代表了长输管线清洗技术的发展趋势。
对制约我国带电清洗技术发展的原因进行了简要分析,并针对这些原因提出了几点建议,以促进带电清洗技术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