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科植入物不良事件分析与对策

来源 :第一届中国医疗器械风险管理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llen3l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回顾性分析骨科植入物的不良事件及对策, 方法: 自2000年~2007年本院收治的患者中出现不良事件共21例进行归纳总结。 结果: 不良事件发生部位依次股骨、尺桡骨、肱骨,发生时间为术后2~6个月,骨折性质为高能量所致粉碎性骨折。 结论: 应提高医师操作技术,对患者的详细告知,规范的康复指导为防不良事件的对策。
其他文献
医疗器械是用于疾病预防、诊断、治疗、保健和康复的重要手段和有力武器,它在给人们带来预期用途的同时也存在着一定的潜在风险。本文简介了陈晓兰事迹,论述了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聊城市高度重视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报告工作,按照“围绕一个目标,注重两个借鉴,建立三个体系,实现四个结合”体系建设基本思路,把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工作作为一项重要职责,与其他监管工作同布置、同落实、同考核,通过加强制度化建设、开展宣传培训、健全组织、健全网络、推行试点、加强协调等措施,促进了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工作持续健康快速发展,连续两年实现了报告数量和质量的跨越。为加强上市后医疗器械的安全监管
本文针对基层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工作处于起步阶段,面临有关法律法规不完善,认识不到位,专业知识欠缺,工作进展不平衡等现实问题,结合自身工作实际,就加强宣传培训、建立健全监测网络、制定完善制度、落实责任、强化措施等方面浅谈几点体会,以期与广大同仁就如何开展好基层医疗器械不良事件工作进一步探讨。
通过对本地区医疗机构高风险医疗器械监测情况的分析,了解目前高风险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工作存在的问题,分析原因并探讨医疗机构如何加强高风险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工作,以规范医疗机构的医疗器械风险管理水平,推动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工作的健康发展。
为最大限度地控制医疗器械的潜在风险,把上市后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作为监督管理的重要内容是十分必要的,是保证医疗器械使用安全有效的重要环节。本文阐述在基层医疗器械监管中存在问题的几点思考。
本文通过对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与风险管理的相关概念的回顾,阐明进行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与风险管理的必要性与目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
本文通过分析基层医疗机构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对医疗机构进行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和风险管理提出具体建议,以促进医疗器械安全性监测工作。
医疗器械作为近代科学技术的产品已广泛应用于疾病的预防、诊断、治疗、保健和康复过程中,成为现代医学领域中的重要诊疗手段。但是,与药品一样,医疗器械使用也具有一定的风险。因此,对医疗器械上市后不良事件的报告监测和管理,最大限度地控制医疗器械潜在风险,保证安全有效地使用医疗器械是非常必要的。基层药监部门对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工作应提高思想认识,明确各自职责,建立监测网络,健全规章制度,使其在基层得到全面
目的: 采用故障树分析的方法对单叶倾斜碟型瓣膜进行失效分析,建立该型瓣膜失效模型,演绎该型瓣膜功能失效的原因,从而系统提出有效控制措施,为保证瓣膜使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提供工程学基础。方法: 运用故障树定性分析的方法对单叶倾斜碟型瓣膜进行失效分析,基本步骤为选择顶事件、定义系统故障、分析故障原因、建造故障树、对故障进行分析。结果: 在初步分析的基础上,列出故障模式、建立故障树模型、提出失效概率公式和
目的: 通过对骨科植入器械不良事件报告情况进行回顾性的分析,以期规避此类产品的使用风险。方法: 通过对上海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数据库中2003年1月~2007年9月所收集的91例骨科植入器械不良事件个例报告进行归类和统计学分析。结果: 91例骨科植入器械不良事件报告中男性患者占71.4[%];不良事件大多发生在植入后2年内且以创伤类的植入产品为主。结论: 建立健全了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的报告制度,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