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孔材料吸能行为对相对密度和冲击速度的依赖性研究

来源 :2018第十二届全国爆炸力学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en_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多孔材料是一种优异的吸能缓冲材料,但由于其变形模式的非单一性以及动态应力-应变曲线的难获取性,其吸能行为对相对密度和冲击速度的依赖性关系还并不完全明朗。目前主要通过以下两个方面对多孔材料吸能行为进行研究,即多孔材料在准静态恒速压缩下的吸能行为研究和基于冲击波模型的多孔材料动态吸能行为研究。然而,介于冲击模式和准静态模式之间的过渡模式下的吸能行为研究始终存在着空白,将不利于多孔材料在过渡模式下的吸能行为设计和评估。
其他文献
为研究缓冲方式对弹体穿靶性能的影响,本文以被帽半穿甲结构弹体为研究对象,开展了无缓冲和高分子材料垫层缓冲两种不同方式下弹体的穿靶性能研究。通过数值计算获得了穿靶过程中被帽的破坏形式,壳体的过载曲线和应力变化等。数值计算结果还与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采用聚四氟乙烯垫层进行缓冲能够有效衰减被帽在穿靶时产生的应力,从而对壳体件起到有效保护。
诸多研究表明液体挡墙可有效削减炸药爆炸产生的冲击波载荷,可用于处置公共场合发现的可疑爆炸物。然而,液体挡墙的破片防护效率不足,在抵御冲击波载荷时可能并不能有效地拦截爆炸产生的破片,因此考虑使用高性能纤维复合材料配合液体挡墙抵御爆炸破片。设计了一种简单的双层柔性复合防护结构,由水容器与超高分子量聚乙烯(UHMWPE)纤维无纬布组成。
实验所用铝蜂窝结构是由薄壁结构通过胶粘拉伸形成正六边形的胞元阵列组合,具有密度低、比强度高、吸能特性好等特点.目前在月球着陆器许多构件中大量应用了铝蜂窝结构.本文的研究对象是组合式铝蜂窝结构,包含两层蜂窝结构,并蜂窝层间存在相互嵌入作用.采用准静态压缩实验、动态霍普金森压杆实验以及数值模拟三种方式开展组合式铝蜂窝相互作用的温度效应研究.选用两种尺寸(胞元边长分别为1.5 mm和2mm,壁厚均为0.
为了研究不同头型弹丸高速小角度入水特性,基于有限元分析软件ABAQUS构建数值计算模型,分别对不同顶角和不同环形槽位置的弹丸进行仿真研究,并分析了在相同入水时间内以及相同入水角度的条件下,不同头型弹丸的速度、位移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弹丸顶角越小,其入水过程中越容易发生跳弹;环形槽的位置相对弹顶靠前一些,越容易抑制跳弹。
C/SiC复合材料具有密度低、耐高温、抗氧化、高比强度和比刚度等众多优点,被广泛用在航空航天运载器的热结构上。在服役过程中,这些运载器不可避免地遭受到离散源的侵彻。然而,国内外对于侵彻载荷下C/SiC复合材料力学行为的研究相对较少。因此,关于该材料的侵彻吸能、损伤和破坏模式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基础科学研究和工程应用意义。利用一级气炮对C/SiC复合材料进行了不同速度(69~287 m/s)的侵彻试验,
会议
泡沫材料具有优异的缓冲吸能性能,广泛应用于各类碰撞冲击场景。泡沫材料在体育运动中的应用主要是针对以人体下落碰撞冲击效果为基础的各类运动垫,最大下陷深度、最大回弹高度、最大冲击减加速度、最大冲击力为其监测和性能评估核心标准。为此,我们着重分析了体育运动垫泡沫材料结构的吸能行为,并依据标准以激光测距和加速度冲击响应为基础,设计了一种落锤式碰撞冲击检测装备。该装备目前广泛应用于国际体育赛事的柔道垫、武术
开展了石英玻璃球在不同速度下撞击刚性靶板的实验和数值模拟研究,分析了石英玻璃球不同的破碎模式.当入射速度低于临界速度(14.3 m/s)时,碰撞为弹性碰撞,石英玻璃球几乎以相同速度从靶板回弹,未发现明显裂纹产生;低速(50~70 m/s)情况下,石英玻璃球在撞击点处形成赫兹裂纹,周围区域受到表面波作用的石英玻璃均发生表面剥落,球体整体形态未发生变化;中速时,石英玻璃球在撞击点发生粉碎性破坏,石英玻
为了构建某飞机适坠性积木式验证体系,针对飞机典型下部结构,建立带铆钉连接的坠撞动力学模型,采用有限元法分析了结构在5 rn/s和7m/s两种工况撞击速度下的动态响应和各部件能量吸收情况.结果 表明:结构在两种工况撞击下均产生了塑性大变形,两种工况下变形模式基本相同;两种工况下框板、立柱和角片的吸能都超过了20%,其余部件能量吸收均较少;两种工况下铆钉吸能都在2.3%左右.本研究对完善某飞机适坠性积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