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江源头区域鱼类群落多样性及其变化特征

来源 :中国海洋湖沼学会、中国动物学会鱼类学分会2012年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mx1988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0-2011年调查结果显示,覆盖整个东江源头区的12个采样点收集和鉴定的鱼类标本共计7目18科56属74种。东江源头区域鱼类群落以杂食性、定居性、中下层和底栖种类为主,从G-F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Pielous均匀性指数、Margalef丰富度指数、Simpson指数看,东江源头区域的鱼类群落多样性较历史时期有所增加,源头河段丰水期和平水期的鱼类群落多样性呈现出明显的差异性。拦河建坝是导致洄游性、半洄游性鱼类减少的主要原因,其次,水体污染、河道取沙、过度捕捞及有害渔具渔法的使用也是源头区域生物多样性的主要胁迫因素。
其他文献
硅素是水稻良好生长的必需元素。国内外对有关硅对水稻形态、生理等研究也较多。近年来,也有关于硅对甘蔗、小麦、花生、大豆、玉米、芝麻、棉花、烟草、某些树木及豆科牧草的报道。目前研究表明土壤有效硅对大豆生长发育和生理功能有影响。本文用有机硅4种浓度浸种,即处理1 (1/1250)、处理2(1/2500)、处理3(1/5000)、处理4(1/10000),用清水浸种作对照(CK)。用有机硅3种浓度作叶面喷
调节剂能够提高大豆根系活力,增强叶片对氮素的还原和转化能力,改变内源激素含量,减缓叶片衰老,增加产量。为明确调节剂对大豆籽粒中氨基酸组分的影响,在大田条件下,以3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即SOD摸拟物(SODM)、氯化胆碱(Cc)和2-N,N-二乙氨基乙基己酸酯(DTA-6)等,对不同品质类型大豆品种进行叶片喷施,研究籽粒中氨基酸含量的变化。
利用2004-2009年“我国近海海洋综合调查与评价”专项(908专项)四个季度所获得的1119个站位的鱼类调查资料,结合对东海海域166种重要鱼类营养级历史数据的修正,探讨我国东海区海洋鱼类的营养级特征。结果表明,该166种鱼类隶属于17目69科,鲈形目最多(32科81种)。根据其食性将其划分为6种食性类型。该海域的鱼类营养级可以分为4类,根据国际标准,在营养级历史数据修正过程中将海洋植食性生物
本研究采用自行开发和其他学者报道的754个微卫星标记,利用虚拟测交策略和鳙、鲢正、反杂交F1家系各77个子代,分别构建了鳙雌、雄连锁图谱以及性别平均图谱。鳙性别平均连锁图谱中共定位了663个微卫星标记,标记间平均图距为2.9cM。鳙雌性图谱长度为雄性图谱的1.12倍,雌、雄性别之间的重组率之比约为1.10:10。本研究获得了基于微卫星标记的鳙第二代遗传连锁图谱,其连锁群数目与缩(2n=48)单倍体
本研究选取一对长江野生鳙亲本繁殖的F1代三龄鱼为QTL作图家系,利用微卫星标记构建了1个鳙平均图谱。所选用的微卫星标记来源于本实验室的一个高密度缩遗传图谱,选取标记时尽可能覆盖鳍所有连锁群(染色体)。利用JOINMAP3.0软件,LOD=4.0构图,最终图谱共定位198个标记,分布于25个连锁群,接近编(2n=48)的单倍体染色体数。在此图谱的基础上利用MAPQTL6.0软件进行了鳙5个生长性状的
为评估长江口鳗苗网对兼捕鱼类的危害性,2011年2-3月,在长江口选择8个鳗苗网站点对兼捕鱼类进行采集.收集96网次,采获兼捕鱼类3755尾,隶属16科,35种.其中海洋性鱼类12种,河口性鱼类14种,洄游性鱼类3种,淡水性鱼类6种,渔获物中主要为稚鱼和幼鱼.渔获物中兼捕经济鱼类20种,平均每网24.10尾,占总渔获量的61.60%。另外,采集到鳗苗182尾,平均每采集1尾鳗苗,兼捕经济鱼类12.
通过对人工授精和培育(22℃恒温环境)的矛形田中鳑鲏早期仔鱼的观察,描述了其早期发育的形态特征.矛形田中鳑鲏初孵仔鱼的平均体长为4.19mm(4.01~4.52mm),至孵化后21日龄仔鱼均有卵黄囊存在,4-6日龄仔鱼为前弯曲期仔鱼,7-18日龄为弯曲期仔鱼,19-20日龄为后弯曲期仔鱼.背鳍、尾鳍、臀鳍和胸鳍的鳍条脉络出现时间分别为13日龄、10日龄、12日龄和17日龄,并在16日龄臀鳍鳍基清晰
为了解香溪河鱼类群落结构现状,2011-2012年对三峡水库香溪河库湾的鱼类资源经行了四季调查,利用相对重要性指数、聚类分析、数量生物量比较曲线等参数与方法,分析了香溪河的鱼类群落结构、物种多样性及优势度的时空变化。调查期间共记录鱼类39种,隶属于5目9科,其中香溪河鱼类群落的数量优势度曲线均高于生物量优势度曲线,W统计值均为负值,鱼类群落结构处于严重干扰的状态。建议在减少外源性营养物质输入的情况
本文是对文山州喀斯特珍稀洞穴鱼类调查研究工作的初步总结,经过前后约20年的调查研究,共发现文山州喀斯特珍稀洞穴鱼类10种,其中金线鲃7种,盘口鲮属1种,高原鳅属1种,细头鳅属1种。在10种洞穴鱼类中7种仅在文山州发现,鹰喙角金线鲃、丘北盲高原鳅更是中国南方喀斯特最珍稀特有盲鱼。细头鳅属为中国特有云南独有的一个属,由于异龙湖干涸,使该属种绝灭。圭山细头鳅的发现,证明该属尚有生存物种,其科学意义极大。
利用基于电子探针(EPMA)的耳石Sr∶Ca比和Sr含量分析方法研究了长江口水域四种鱼类(刀鲚、凤鲚、黄鱼及长吻鮠)的生活履历及生活史型。结果发现,刀鲚个体中存在淡海水洄游性个体和出生并生活于河口或近海的个体两种生活史型。凤鲚中也有出生并生活于河口水域的个体和出生于河口或近海水域,周期性地迁徙于二者之间的个体两种生活史型。带鱼和长吻鮠则分别表现出其个体均一的近海和淡水生活史履历。结果同时证实了鱼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