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通过微波技术的应用,对牛磺酸的合成进行工艺改进和反应条件优化,用电渗析法分离产品,实验结果表明反应时间缩短、收率和纯度得以提高,牛磺酸总收率85.5%.
【机 构】
:
石河子大学化学系,石河子832003;石河子大学生物化工实验室,石河子市832003 石河子大学化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通过微波技术的应用,对牛磺酸的合成进行工艺改进和反应条件优化,用电渗析法分离产品,实验结果表明反应时间缩短、收率和纯度得以提高,牛磺酸总收率85.5%.
其他文献
采用湿化学法和固相反应制备了BaFeMoO双钙钛矿化合物,对比研究了制备方法对其磁性能尤其是磁卡效应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湿化学法准备的样品具有较高的磁化强度,在居里温度附近磁化强度随温度的变化更加陡峭,因此具有较大的磁熵变值.
利用交流磁化率实验结果研究SrRuO材料的相变规律:利用居里温度处M(h,0)∝h关系得到δ=3.17±0.20.计算约化温度t=(Tm-T)/T,利用公式,t∝h,得到γ+β值为1.50±0.05.利用交流磁化率峰的高度x与峰的温度t的关系,x(h,t)∝t,得到指数γ=0.96±0.05.以上结果与平均场预测值相近.
用传统的固相反应法合成了Fe位Al掺杂的双钙钛矿型氧化物SrFeAlMoO(x=0,0.3),并研究了它们的低场磁电阻效应.无磁性Al离子的Fe位掺杂打破了晶粒内部Fe离子和Mo离子的交替有序排列,将晶粒内部的亚磁性区域分割成很多尺寸更小的区域,提高了磁场灵敏度,从而使得Al掺杂样品在低温时的磁电阻比未掺杂时的SrFeMoO提高一倍以上;但是Al掺杂后样品的磁电阻随着温度的升高而迅速下降,表现出更
基于轻稀土元素-Nd与过渡金属元素-Co之间铁磁耦合作用提高电镀CoNiMnP永磁薄膜阵列的磁性能,在电镀时引入稀土Nd元素进入CoNiMnP永磁薄膜阵列中,通过改变镀液中NdCl的浓度而改变CoNdNiMnP薄膜中的Nd含量.对镀液中NdCl浓度与薄膜磁性能的关系进行了分析与测试,结果表明:室温下,在电流密度为5mA/cm时,具有垂直各向异性的CoNdNiMnP永磁薄膜阵列被成功地电镀得到.随着
用机械球磨方法(MA)制备纳米晶FeC系软磁合金粉末(其中x=1、3、4、8),球磨时间分别为60、120、180、255、300h.用X-ray衍射谱分析样品的物相及其晶格结构,用振动样品磁强计测量粉末样品的磁性.对不同球磨时间而言,发展当球磨时间在小于120h范围内,随着球磨时间的增加,样品的软磁性能不断提高,当球磨时间达120h时,材料有最佳的软磁特能,对不同球磨成分而言,随着C含量减少(F
研究了SPS烧结温度对球磨熔体快淬FeCrMoSiB粉末的烧结块体合金组织结构与磁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1)在30Mpa/5min条件下,当烧结温度从850℃提高至1000℃时,样品相对密度从95.8﹪增加到98.9﹪;(2)烧结样品主要组成相为α-Fe相,尚存在少量的第二相金属间化合物,且其α-Fe相平均粒晶尺寸处于纳米级范围;(3)随着烧结温度的提高,这些样品合金的比饱和磁化强度б增加,矫顽
研究了Mn部分替代TbFeNb中的Fe对化合物结构和磁性的影响.利用真空电弧熔炼和真空热处理制备了Tb(FeMn)Nb(x=0.05,0.10,0.15,0.20)化合物样品.粉末样品的X射线衍射和热磁曲线测量表明:用Mn部分取代TbFeNb中的Fe仍保持ThMn型结构,且具有较好的单相性.晶格常数α和单胞体积V随Mn含量的增加而增大,但晶格常数c的增大比较平缓.所有这些化合物中都存在自发磁化现象
根据德拜理论和格律乃森关系导出的RFe(R=Y,Tm)化合物在顺磁态的晶胞参数(a,c,v)及由负膨胀测定法得到的RFe(R=Y,Tm)化合物的晶胞参数的差别,计算RFe(R=Y,Tm)化合物的本征体磁致伸缩随温度的变化关系.计算结果表明RFe(R=Y,Tm)化合物的本征磁致伸缩随着温度的增加而急剧减小.分析表明这种现象与磁化强度和交换耦合作用随温度的下降有关.本文还研究了重稀土原子磁性对RFe化
以马铃薯淀粉为原料添加少量可降解的助剂,在TE-68双螺杆挤压设备和一定的工艺条件下塑化.通过化学、物理双重作用,含量大于90%的粉状马铃薯淀粉转变成为较理想的塑性材料.经电镜扫描和X光衍射分析证明,淀粉经塑化,分子间羟基多缔合状态成为分子内缔合状态;晶区被破坏,形成无定形形态;淀粉颗粒形成细腻的枝脉络状和团状簇形结构.
真菌可引起皮肤、粘膜、皮下组织和内脏的感染,其中表皮、毛发和指甲等的真菌感染称为浅表真菌病,而皮下组织和内脏的真菌感染称为深部真菌病。咪唑类化合物能选择性抑制真菌细胞色素P-450 依赖性的14-α-去甲基酶,使14-α-甲基固醇蓄积,细胞膜麦角固醇不能合成,从而改变细胞膜通透性,导致细胞内重要物质丢失而使真菌死亡[1],如咪康唑、益康唑、氟康唑等都有广谱抗真菌作用,在医药上得到大量应用。对唑类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