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国城市社会空间转型的思考--基于“社会-空间”辩证法的视角

来源 :北京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dmkh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西方关于城市社会空间研究进入一个新的时期,相对于以前基于城市社会要素分异的描述和一般性解释而言,当代城市社会空间研究更加注重背后的社会与文化机制阐释,社会空间形成背后的社会结构、体制、权力等解析成为主流研究范式,同时, 更强调社会空间的行动意蕴和均衡空间观的形成。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城镇化快速推进,城市社会空间出现了很大分异,但是由于增长联盟的形成导致社会反制力量的缺失,均衡社会空间观无法建立,城市空间出现失衡和蔓延,带来了严重的社会公平和正义问题。因此,重塑城镇化进程中的社会结构,建立增长联盟的反制力量,是推动中国城市和区域的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选择。
其他文献
作为一个与政府主导模式不同的新兴政策视角,社区能力理论强调区域发展的主动性与基层参与的重要性,主张通过个人与组织网络,挖掘本土资源,创造服务和产品,满足公共需求,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基于Laverack的社区能力指标体系,本文利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法,对深圳市社区能力状况进行了系统测量,并总结了现行社区能力建设在评估指标和实践上的经验与不足。研究表明:①深圳市社区能力建设的成就与问题并存;②现行指
本文使用日本地域社会研究中的社区意识研究技法对现代中国的社区意识进行尝试性的论证,主要通过表示“社区精神”和“社区规范”的社区意识指标分析对中国社区意识模型进行建构。从调查分析结果可以看出,现代中国的社区意识与日本的地域社会存在很大的不同,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国与日本的基层社会结构的差异。这样的差异可能引发中国社区建设的独特性,进而影响中国式的公民社会的实现。
本文通过中国综合社会调查2005的数据(CGSS 2005),对影响中国市民在发生公共纠纷后是否采取行动以及对具体解决模式选择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笔者特别感兴趣的是中国市民对公共纠纷的解决逻辑有否随着市场化改革而发生改变。研究发现影响市民是否对纠纷采取行动以及对具体解决途径选择的变量在虚拟情景和实际情景中非常不同。概括地说,教育和年收入越高的市民越倾向对纠纷采取行动,而且在认知上越倾向使法律渠道
慈善机构作为社会组织的一种类型,其成为社会管理主体有必然性和必要性。本文以仁爱基金会这一慈善机构为例,说明这种必然性和必要性。本文的探讨将有助于学术界和实务界关注慈善机构作为社会管理主体这一定位,给与慈善机构及其地位、作用以应有的肯定和鼓励,并实际地拓展社会管理主体的广度,促使社会形成大力培育社会组织的共识。
领土的争夺造就城市庇护农村的关系,农民被排斥在市场交易之外,农村得不到资本和技术,停滞不前的农业生产效率难以承受人口增长的高压,贫困成为农村生活的致命威胁。在集权体制下,中央垄断商业资源,以农民的极端贫困为代价创造了灿烂的农业文明。在联邦体制下,地方拥有自主经营权,城市之间的商业竞争为农奴的解放提供了历史机遇。但是,联邦制的城镇行会和集权制的官商都在妨碍机器工业的诞生。英国率先完成中央与地方权力制
现代国家权力合法性确立、权力的行使离不开大众传播。乡村大众传播生态是不平衡的,真正的大众媒体是电视,与电视相比印刷类媒体在乡村的影响要小得多,这种不平衡性的大众传媒生态对国家的乡村治理产生了重要影响,这种影响体现在经济、社会与政治多个层面。要想应对这种由于技术进步而带来的挑战,国家的乡村治理政策必须做出相应的变革。
内蒙古是自然资源较丰富的大区,致使经济社会发展形成了以自然资源开发为依托的产业格局。内蒙古牧区工业化的发展,同样也离不开自然资源支用,为此各种矿业企业不断入驻草原,一些不自觉的矿业企业无视草原环境,草原环境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而且在商讨矿业企业入驻草原的会议上,还很少请牧民代表参与,形成公众参与的空缺。有些矿业企业由于道义欠缺,不注意维护草原环境,导致草原植被惨遭破坏。毋庸置疑,牧区要面对环境的
当前中国文化体制改革的目标之一,就是促进现代公民社会的重建,提升国民的精神素养,促进社会成员之间的沟通理解与自律,营造高尚的精神家园。要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大力发展文化产业,鼓励民众创造出更多的具有公民社会品格的艺术作品。而文化产业的发展必须建立起一整套既符合文化生产一般规律、又适合中国现实国情的文化运行机制和市场化运作模式,使之在法律制度层面确定精神产品的产业化运作合理框架,在社会环境层面营造正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社会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这种变化表现在社会的转型,也可以说是社会形态的变革,中国社会正在走向公共化社会。面对公共化社会的到来,必须适应大势重构中国社会。论文通过对公共化社会发展的原因、社会形态论、公共化社会的内涵、公共化社会的结构特征与运行方式的分析,提出了公共化社会与中国社会重构的主要路径。
本文以教育收益率模型为基础,检验了人力资本、学术地位、行政资源、劳动投入在高校收入分配中的作用,实证结果显示,在高校,决定个人收入高低的最主要因素是职称和行政职位,作为人力资本的学历和工龄对收入没有影响,而其交叉效应有微弱的影响,劳动投入也没有影响。本研究揭示了高校收入分配的决定机制,也从一个行业的样本上支持了“市场转型”研究中“权力维续论”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