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径大于5厘米肺癌行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与开胸手术疗效对比研究

来源 :中国抗癌学会肺癌专业委员会第十二届全国肺癌学术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sdxxx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肿瘤直径大于5厘米的非小细胞肺癌行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手术治疗的可行性. 方法:2001年5月至2010年5月本中心共施行肺叶切除手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564例,其中肿瘤最大径大于5cm病例114例,在这114例患者中男性79例,女性35例,平均年龄63.6±10.5岁(29~81岁),按照手术方式不同分为全胸腔镜肺叶切除组(V组)和开胸手术组(T组),回顾性分析两组病例年龄、性别、肿瘤大小、病理类型、病变部位、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淋巴结清扫情况、术后病理分期、引流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及生存复发数据. 结果:全部114例肿瘤最大径大于5cm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肺叶切除72例,复合肺叶切除18例,全肺切除24例,手术过程顺利,无严重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围手术期死亡2例(T组病例,均为肺部感染至呼吸功能衰竭).V组病例共34例,T组病例共80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吸烟史及术前合并症无差异,肿瘤大小相当,病理类型、病理分期与病变部位分布均相似,手术时间V组明显短于T组(208.2±57.0minvs256.4±70.3min,P=0.001),术中出血量V组明显少于T组(269.1±176.2mlvs591.9±169.7ml,P<0.001),并发症发生率(13.3%vs21.3%,P=0.232)、术后引流时间(8.6±3.9天vs9.0±5.0天,P=0.693)、住院时间(11.7±6.8天vs12.8±7.1天,P=0.431)、淋巴结清扫站数(5.0±2.2vs5.1±1.1,P=0.885)、枚数(18.5±9.6vs19.2±9.1,P=0.714)两组均无统计学差异,局部复发率V组略低于T组(3.5%vs4.2%,P=0.857),总生存率(1年90.0%vs80.3%;2年76.9%vs62.9%;3年65.9%vs55.3%; P=0.163)Kaplan-Meier生存曲线显示两组无差异,进一步分层研究Kaplan-Meier生存曲线显示仍显示Ⅱ期(73.5%vs63.4%,P=0.673)和Ⅲ期(59.3%vs50.9%,P=0.179)患者的总体生存率无明显差异. 结论: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手术治疗部分肿瘤直径大于5厘米的非小细胞肺癌是合理可行的.
其他文献
目的:探索nm23、E-cadherin和β-Catenin表达水平与肺癌转移中的作用及其与肺癌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LSAB法)方法检测了nm23、E-cadherin及一种E-cadherin功能相关蛋白—β-连环素(β-Catenin)在112例非小细胞肺癌及70例肺良性病变组织中的表达水平.结果:(1)肺癌组织中nm23,E-cadherin和β-Catenin表达水平均显著
目的:EGFR活化突变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对TKI的有效率显著已达成共识,但是临床上也存在部分突变患者对TKI原发性耐药,而少数野生型患者却获得部分缓解;此外,经TKI治疗后,原发灶和转移灶对药物反应不一致(mixed response)也是普遍存在的现象.肺癌人群中不同个体肿瘤间生物学特性的差异是个体化治疗的基础,而同一个体内不同区域肿瘤细胞之间的异质性,则可能是治疗敏感性差异和获得性耐药的原因之一
肺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它的发病率和致死率均较高.肺癌在组织学上分为小细胞肺癌和非小细胞肺癌两大类.小细胞肺癌侵袭性强,病死率高.目前针对小细胞肺癌标志物的研究较多,但能对其进行特异性早期诊断的标志物较少.本文就国内外小细胞肺癌的标志物研究的现状和进展做一综述.由于单项血清肿瘤标志物对肺癌诊断的敏感性比较低,所以选出联合检测肺癌的首选血清标志物组合是很必要的,能够在特异性下降不大的情况下,有效地
肺癌的肿瘤标志物是一种很有价值的诊断工具,这些标志物应用于临床对肺癌的诊断和治疗都带来巨大的帮助.非小细胞肺癌(NSCLC)和小细胞肺癌(SCLC)的多种血清标志物在临床诊断和治疗中已被广泛应用.肺癌常用的肿瘤标志物有癌胚抗原(CEA)、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SCC)、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 21-1)和胃泌素释放肽前体(ProGRP).肿瘤标志物和组织学类型
目的:研究MUC4及IGF2对N2期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情况,探讨其对N2期肺癌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收集天津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自2002年至2006年间,随访资料完整的96例N2期肺癌患者的石蜡标本构建组织芯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MUC4、IGF2在N2期肺癌中的表达情况,并分析MUC4及IGF2的表达与临床病理参数、淋巴结转移情况、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全组患者中,MUC4高表达率48
目的:miR-21在非小细胞肺癌耐药细胞株A549/DDP中的作用及初探其可能的机制.方法:应用Real-time PCR技术分别检测人非小细胞肺癌细胞株A549及其耐药株A549/DDP中miR-21的表达;使用lipofectamine2000将miR-21 mimic转染至A549细胞株中,加入一定浓度的顺铂孵育后,在不同的时间点使用MTT检测细胞的增殖,流式细胞仪Annexin-FTTC检
背景及目的:云南省宣威地区是世界非吸烟女性肺癌发病率最高的地区之一,早期发现有利于提高治疗效果.目前的诊断技术其敏感性和特异性不高,对临床样本的分子分析是目前最有希望的诊断途径.本研究将初步探索与肿瘤发生相关的miRNA是否可以作为早期诊断云南省宣威地区非吸烟女性肺癌的小分子标志物.方法:(1)应用miRNA微阵列芯片分析技术,检测37例宣威地区非吸烟女性肺癌患者和32例非宣威地区非吸烟女性肺癌患
背景与目的:异硫氰酸酯类化合物具有抗肿瘤的活性,可抑制多种肿瘤细胞的生长.然而到目前为止仅有极少的研究报道了其对肿瘤转移的影响.继往研究显示BITC和PEITC可抑制人高转移肺癌细胞的转移潜能.本项研究将探讨其诱导人高转移肺癌L9981细胞凋亡的作用.方法:细胞凋亡和细胞周期经流式细胞术检测.Caspase-3和MAPK的激活,cyclin B1和cyclin D1的表达水平由Western bl
文章介绍了对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研究进展,指出个体化外科治疗对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有重要意义。并提出了建议应当在以下几个方面加强研究和协作:(1)开展多中心临床研究协作;(2)应用药物基因组学指导选择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术前新辅助化疗的受益者:(3)局部晚期肺癌微转移的“个体化”分子预测和分子诊断,选择手术适应症和手术受益者;(4)局部晚期NSCLC预后的“个体化”分子预测;(5)基于分子标志物
目的:1.研究Ⅰ期非小细胞肺癌手术中不同淋巴结清除方式对患者生存率的影响;2.探讨肺叶特异性淋巴结清扫的方式及其应用指证.方法:回顾性分析1998年-2005年上海市胸科医院病理Ⅰ期且符合肺癌完全性切除病例379例,其中符合系统性巴结清扫组(以下简称系统清扫组)者148例,符合肺叶特异性淋巴结清扫组(以下简称特异清扫组)者150例,术后病理均为Ⅰ期(T1a~2aN0M0).统计手术相关病史资料及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