宽带双圆极化微带天线的设计

来源 :2013年全国天线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xiaorou1234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设计了一款宽带双圆极化微带天线,天线由一个90°相移正交耦合馈电网络和一个具有寄生贴片的双馈点微带天线组成,中心工作频率为2.5GHz.通过对天线进行优化仿真(S参数、轴比、辐射特性),仿真结果表明了设计的可行性.仿真结果表明:在带宽为20%的工作频带内,天线具有良好的定向辐射特性,交叉极化影响较小,能够实现双圆极化特性.
其他文献
利用AMESIM软件建立电控柴油机高压共轨燃油系统模型并进行了一维液力仿真研究,分析共轨管及高压油管结构参数对发动机起动工况是轨压建立时间、液力响应速度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起动工况轨内压力建立时间随共轨管容积增大而增大,与共轨管长径比关系不大,共轨管液力响应速度随共轨管容积及高压油管直径、长度增大而减小,基本不受共轨管长径比影响.
介绍了一种用于恢复高原柴油机功率的燃气涡轮辅助增压系统,并且针对该系统要求设计了一种带有阶梯型叶轮和准流线型分隔式扩压器的压气机;设计出切割前的高压比叶轮,对高压叶轮内部流场进行数值模拟计算,得到相应气动参数;通过计算结果分析叶轮出口流量分布和速度分布确定了阶梯型叶轮出口参数和准流线型分隔板的形状.
随着能源结构调整的驱动和排放法规日益严格的要求,发展和应用高效、清洁的大功率天然气发动机越来越受到社会及行业的关注和认同.但天然气发动机由于其燃料特性的影响,在实现高效率、低排放的目标时需要具备良好燃烧过程组织,尤其是稀薄燃烧组织.本文基于预燃室式大功率多点燃气喷射的天然气发动机,从燃气混合均匀性、主燃室燃烧过程以及预燃室的点火过程进行了CFD计算分析,并得到以下结论:影响主燃室内预混燃烧过程的因
利用AMESim液力仿真软件建立柴油机高压油泵的仿真模型,通过与实验数据对比,验证仿真模型的准确性.基于仿真模型研究高压油泵的空穴特性,利用燃油相对密度(高压油泵柱塞腔内燃油密度与低压燃油密度的比值)衡量柱塞腔内空化程度,在零负荷下研究高压油泵转速、负载及高压油泵关键参数对空穴特性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各影响因素主要通过影响柱塞腔体积变化率、柱塞吸油流率和死容积腔内燃油压缩程度来影响空穴特性,
由于高功率密度柴油机的发展受到活塞可靠性的制约,隔热活塞成为降低活塞热负荷的重要途径.为研究隔热活塞中空气隙的换热规律,应用计算流体动力学(CFD)方法对活塞空气腔的稳态及瞬态传热进行了仿真分析,得到不同状态下的换热效果,以及不同气隙结构参数和发动机转速下的壁面换热系数随曲轴转角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稳态下各壁面以辐射换热为主,瞬态下顶部和底部以对流换热为主;增大空气间隙高度和提高发动机转速均可提
为了满足日益严格的排放法规,需要对发动机缸内燃烧过程进行精确控制,准维模型作为一种多区现象学燃烧模型,既有较高的计算精度,又有较快的计算速度,非常适合作为对象模型运用到相关的控制系统开发中.本文提出了DOE和遗传算法相结合的准维模型校核方法.以道依茨BFM1015CP增压柴油机的试验数据为基础,通过DOE设计,选取模型参数的取值组合和样本工况点,建立了输出变量与模型校核参数之间的响应面.提出了综合
本文提出了一种具有高隔离度的双极化介质谐振器天线,采用混合馈电技术.两个正交的线极化,波分别由同轴探针和沙漏形缝隙耦合两种激励方式获得.通过这种方法可以实现两个端口间的隔离度在整个工作频带内小于-50dB,且反射系数小于-10dB的共同阻抗带宽为23.25%.
本文提出一种内嵌式SIR结构的双频带滤波器:首先,使用两对不同大小的SIR谐振器分别控制并形成两个不同中心频率(2.4G/5.1GHz)的滤波器;其次,把控制高频率的较小的SIR谐振器对内嵌到控制低频率的较大的SIR谐振器对中;最终实现了双通带滤波器,此种设计方法不需要考虑两个通带的耦合系数,因此设计方便、简单.并且由于使用到内嵌式的结构,所设计出的双通带滤波器具有较小的面积,实现了双频滤波器的小
本文设计了一种基于共面波导(CPW)馈电方式的宽频带改进型蝶形天线.该天线由改进型蝶形辐射单元和共面波导馈线构成,在工作带宽内具有很好的全向辐射方向图.利用电磁仿真软件对影响天线性能的主要参数进行了仿真分析,经优化得到了天线的理想尺寸.本文对优化后的超宽带天线进行制作和测试,天线的工作频带为4.3~10.06GHz,与传统蝶形天线相比,相对带宽增加41.68%,测试结果与仿真结果吻合,从而证明利用
本文利用ADS软件对Doherty功放的应用做了相应的研究,采用的功率管为飞思卡尔的MRFE6S9060N增强型MOSFET,利用ADS提供的工具查看辅功放的漏电流,通过调整辅功放的栅极电压来控制辅功放的开启功率,从而更精确有效地在功率回退时获得较高效率,最终的功率附加效率在输出功率为51.2dBm处达到69.4%,输出功率回退8dB时,功率附加效率还可达到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