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豫北地区为河南省小麦高产区,常年秸秆还田,为分析该区生态条件下麦田土壤和植株氮素积累及籽粒产量对不同氮肥施用量的响应,于2011-2013年在河南省鹤壁市浚县钜桥镇万亩高产创建核心示范区开展了试验研究.以周麦18和济麦22为材料,前茬夏玉米秸秆全部还田,磷钾肥作为底肥一次施入,用量分别为P2O5138kg·hm-2、K2O112.5kg·hm-2.在底施纯氮120kg·hm-2基础上,拔节期分别追
【机 构】
:
河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河南新乡453007
【出 处】
:
第十七次全国小麦栽培科学学术研讨会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豫北地区为河南省小麦高产区,常年秸秆还田,为分析该区生态条件下麦田土壤和植株氮素积累及籽粒产量对不同氮肥施用量的响应,于2011-2013年在河南省鹤壁市浚县钜桥镇万亩高产创建核心示范区开展了试验研究.以周麦18和济麦22为材料,前茬夏玉米秸秆全部还田,磷钾肥作为底肥一次施入,用量分别为P2O5138kg·hm-2、K2O112.5kg·hm-2.在底施纯氮120kg·hm-2基础上,拔节期分别追施纯氮0、60、100、140、180和210kg·hm-2,以全生育期不追施氮肥作为对照.在小麦主要生育期测定了土壤和植株的氮素含量,分析了不同追氮量处理下麦田的氮素平衡.
其他文献
本试验依据小麦需水特性和土壤水分状况,研究测墒补灌对土壤水利用、小麦氮素积累转运与硝态氮淋溶及籽粒产量的影响,为制定冬小麦高产节水节氮和保证生态环境安全的栽培技术提供理论依据.于2012-2014年两个小麦生长季,以全生育期不灌水(W0)为对照,设置3个测墒补灌处理,即拔节和开花期依据0-140cm土层,使其土壤相对含水量分别为65%(W1)、70%(W2)和75%(w3),研究其对土壤水利用、小
本研究于2012-2014两个冬小麦生长季,在山东省兖州市史家王子村(35°24′N,116°24′E)进行大田试验,研究拔节期和开花期依据不同土层土壤含水量测墒补灌对冬小麦光合特性、干物质生产和籽粒产量的影响,以期为实现小麦高产节水栽培提供理论依据.在大田条件下设置:全生育期不灌水(W0)处理,当地定量节水灌溉(拔节期和开花期均灌水60mm,W1)处理,依据0-20cm(W2)、0-40cm(W
前人研究的小麦节水理论多数是在每次灌溉量为一定值的基础上进行的,但不同年际间各生育时期的降水量不同,土壤墒情不同,均以定值进行灌溉存在盲目性,浪费水资源.测墒补灌根据小麦不同生育阶段的降雨量、土壤含水量以及小麦的需水量,测定土壤墒情进行灌溉,是小麦节水灌溉亟需发展的技术.本试验于2012-2014年2个小麦生长季,以济麦22为材料,在大田条件下设置4个处理:全生育期不灌水(W0),分别在拔节期和开
为了探讨玉米秸秆还田条件下不同耕作方式及施氮量对土壤耕性及冬小麦产量的影响,于2012年10月至2015年6月连续3个小麦生长季进行了田间定位试验.试验设置3种耕作方式,分别为连续3年旋耕秸秆不还田、连续3年旋耕秸秆还田和前2年旋耕秸秆还田第3年深耕秸秆还田,每种耕作方式均设4个施氮水平,施氮量依次为165、225、300和360kg hm-2.与旋耕相比,深耕促进玉米秸秆的腐解,且增施氮肥能提高
本试验主要研究施用不同量的硅酸钾肥料对冬小麦光合特性和产量的影响.试验选取济麦22号作为材料,在山东省青岛市黄岛区试验大田基地进行,复合肥50kg/667m2.试验对硅酸钾肥料设置4个处理,分别为:CK(0);T1(3kg/667m2);T2(6kg/667m2);T3(9kg/667m2).试验主要的测定项目:叶绿素含量、光和速率、蒸腾速率、胞间CO2和产量指标;其中光合指标主要是在开花后28d
本试验选取济麦22号为材料,在山东省青岛市黄岛区试验基地大田条件下,主要研究施用不同量的硅酸钾肥料对冬小麦植株不同生育时期地上部叶片、茎和穗的干重以及干物质分配比例的影响.试验小区复合肥50kg/667m2,硅酸钾肥料设置4个处理:CK(0)、T1(3kg/667m2)、T2(6kg/667m2)、T3(9kg/667m2).试验分别在冬小麦主要的生育时期(拔节期、抽穗期、开花期、灌浆期、成熟期)
安徽省是中国冬小麦的主要产区之一,其冬小麦种植主要集中在中国主要的砂姜黑土分布区之一沿淮淮北地区,而砂姜黑土中N、P等作物需求的主要有效养分含量偏低,是限制该地区小麦生长和发育的重要因素之一.秸秆作为一种经济成本低的可再生生物资源,含有作物生长所必须的C、N、P、K等营养元素及有机质,对改善土壤的理化性状和提高肥力具有重要作用.本研究以安徽省蒙城县农业科技示范场秸秆还田长期定位试验为基础,调查分析
华北太行山前平原区是中国冬小麦高产主产区之一,该区土壤肥沃但水资源十分匮乏,是限制小麦产量的主要因素.该区冬小麦季干旱少雨,多年平均降雨量仅100mm左右,远低于冬小麦生育期350-450mm的耗水量,因此为了获得较高产量,灌溉补水是不可或缺的手段.冬小麦拔节期水分需求量大,对土壤水分不足十分敏感,为需水关键期,而华北地区冬小麦起身-拔节之前天气干燥多风少雨,地面蒸发量大,因此冬小麦拔节期灌水是保
长江中下游地区(冬麦区)是中国南方的主要麦作区,其常年小麦种植面积400×104hm2左右,总产量约1600×104t,分别约占全国的14%和18%.其中,安徽南方稻茬小麦面积逐年扩大,据2015年调查统计,小麦面积已超过40×104hm2.为此,本研究拟为长江中下游沿江地区稻茬小麦高产栽培中氮肥科学运筹与管理提供参考.试验于2013-2015年在安徽省合肥市白湖农场农业技术服务中心试验地进行(N
小麦是耗氮较多的主要粮食作物,其生长发育及产量形成与氮素供应密切相关.实际生产中为追求高产持续增加氮肥用量,导致氮肥利用率降低,同时加剧了环境压力.现代品种选育受高浓度土壤氮营养影响普遍耐肥性较强,减少氮肥施用会导致营养生长不足、产量降低.因此提高现代小麦品种对低氮营养的适应性对于减少氮肥施用、提高氮肥利用率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选用耐低氮品种扬麦158与现代耐肥品种扬麦16,前代(T0)经连续不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