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文解字》拟声字初探

来源 :中国文字学会第八届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j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说文》中的拟声字共计87个,多分布在口、水、犬、石、金、玉等部,其中以摹拟自然世界和器物声音的拟声字为最多.从字形结构来看,《说文》中的拟声字字形尚不够稳定,同音异形字较多,对文献中象声词的构成产生了直接的影响.其中尤同音通用和同音假借的现象最为常见.
其他文献
  以1771年韩国写本《漂海录》为基础语料,在全面调查其异体俗字的基础上,从语言接触视角对其通用俗字和地域俗字进行分类整理,探索汉语俗字在韩国的流变类型及特征。
对甲骨文"肉"、"多"字进行考释,甲骨文肉字字形之意与卿(飨)字之口同意,即从卿士的身份"肉食者"而来,乃肉食者之"口"所食.换言之,肉字字本义取意于燕飨或祭祀之肉,用以表示一
当古籍整理进入到数字化阶段,以往针对人上的经验和方法都需要重新审视.传统校勘领域内"脱""衍""倒""误"的分类方法已经不能适应自动校勘过程中抽离出来的各类情况,或因现有
本文主要对新近湖北随州叶家山西周墓地出土的"荆子鼎"铭文的疑难字作了重新考释,提出了与众不同的说法,认为所谓"荆"不是"荆"字,所谓"敞"从"尚",其实也不是从"尚".
光绪年间田吴炤作《(说文)二徐笺异》,全面比较了徐铉、徐锴《说文》的异同.从中可以看出徐铉在《说文》传承方面的贡献.首先,在体例方面,徐铉维护传统释字方式,贯彻释字原则,
会议
上世纪初,德国探险队在新疆吐鲁番地区高昌故城收集到两件刻本《玉篇》残页,编号分别为Ch.2241(TⅠD1013)和Ch.1744(TⅢT399),前者所存内容为卷26末尾至卷27起始部目,后者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