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长时非烧蚀热防护技术发展与展望

来源 :2013中国力学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yw873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简要总结了国外高温长时非烧蚀防热材料与热防护技术d的发展现状,介绍了我国在此领域的突破与进展,探讨国内高温长时非烧蚀材料与热防护技术需突破的关键技术,并对我国高超声速飞行器用高温长时非烧蚀热防护技术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其他文献
首先针对液体推进剂和箭体结构动力学做理论方法的探究.文中提出液体推进剂模拟质量刚度单元的方法,并依此进行有限元分析,得到运载火箭的结构动力学特性.由CFD-FEA仿真技术对火箭液体推进剂贮箱做数值分析和有限元仿真,依据液体推进剂的动力学模拟技术进行仿真计算,利用建模近似方程进行分析.最后对刚度单元法、CFD-FEA法和数值模拟法进行结论分析.
会议
新型高超声速飞行器在过渡流区域长时间飞行,低密度引起的壁面滑移效应对飞行器气动热环境产生重要影响.对高超声速飞行器在高马赫数飞行条件下的壁面滑移效应进行了研究,针对高温非平衡现象,建立了考虑壁面滑移边界、壁面催化边界以及化学反应流动的非平衡数值模拟方法,使用SST飞行器高空飞行试验数据对方法的热环境预测能力进行了考核和验证.
会议
基于模型理论分析,研究了沿微钝前缘驻点线流动中非平衡化学反应对流动和传热的影响机理,构建了计入非平衡真实气体效应的驻点热流预测桥函数.首先建立了驻点线上的能量转换和传递的广义模型.
会议
采用边界层流动控制方法可以有效抑制气动热的生成,减少热流向壁面的传递,从而降低飞行器表面温度和热流,也减轻了防热设计的压力.从层流控制的机理入手,列举目前常用的转捩预测方法,回顾高超声速转捩实验和数值模拟研究以及层流控制在高速飞行器上的应用.
会议
基于已有研究对喷雾冷却的冷却能力进行了评估,以评估结果为基础对喷雾冷却的降温效果和由于冷却不均匀造成的热应力情况进行了计算,并以计算结果为基础评估了喷雾冷却主动热防护的应用效果.
会议
研究了碳化物改性碳/碳复合材料在不同烧蚀环境下的烧蚀机理,表明碳化物的存在可以在烧蚀过程中改变碳/碳复合材料表层微结构,进而影响材料烧蚀机理及烧蚀性能.通过添加不同碳化物,可以在一定气动环境下实现材料烧蚀量的调控,即增大或减小材料烧蚀量.
会议
针对二维复杂外形构件烧蚀变形后的网格重构方法进行了综述.采用求解椭圆微分方程的方法(TrM方法)生成不规则物理区域内的结构化网格,引入了指数函数形式的源项调节网格分布.给出了烧蚀外形重构方法,提出了采用重新生成网格的方式解决剧烈烧蚀变形后的网格重构问题.
会议
针对新一代高超声速飞行器轻质非烧蚀热防护的需求,研究了非烧蚀梯度化结构件的热物理和力学性能与热环境的适应性.为了更好地理解材料适应热环境特性原理,对一维无限大平板的瞬态传热方程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了表面抗氧化机制及热应力释放机制,提出了梯度化热防护技术,探索了梯度化对结构件的热力性能的影响规律.
会议
随着航空航天技术的不断发展,飞行器速度不断提高,热颤振问题成为高超声速飞行器设计中必须解决的问题.传统的计算热颤振的思路为:首先计算高温环境下热模态问题,运用活塞理论计算气动力,然后采用p-k法等工程方法对颤振速度进行分析.
会议
初步针对基本的柱-楔组合外形,试图从圆柱半径、来流马赫数、楔面半锥角和距离端点的表面距离等多个影响因素入手,探讨每个物理量对该基本外形表面热流分布的影响规律,研究一种新的柱-楔外形表面热流分布计算方法.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