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伦理中的公共精神困境与超越进路--以“差序格局”为视角的分析

来源 :第一届京津高校青年哲学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tretert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公共精神的普遍缺失已然成为时下不争的客观事实。追踪溯源,作为个体精神结构之一的儒家伦理就成为问题肇始的原始成因之一。作为一种重要的“结构性”表征,儒家伦理的“差序性”长期以来成为中国传统社会结构的构成原则。正是通过对个体相互间的角色定位来型塑社会的结构与秩序。在公民伦理向公共精神的内在转换中,教育成为必不可少的中介。与此同时,法律因其对个体德性的“型塑”功能对个体公共精神的形成起着重要作用。即只有在“德”—“法”生态构建中才有可能突破“差序”人伦,从而促进现代公共精神的有效生成。
其他文献
会议
  学界有一个印象,觉得儒家是主张人性善,基督宗教应该主张人性恶。所以当利玛窦等傅教士到中国后,在中文着述中认同人性本善,当代有学者便认为利玛窦此举,只是为连傅
会议
  本文简略地介绍了儒家思想与西方基督教思想的发展,可以看出这两种思想的发展都有其各自的内在理路,在历史的关键时刻中,不论是东方或西方的传统思想都封其各自的
会议
  Civilization is like a bird that needs two wings to fly.One wing is that of science which uncovers knowledge of the physical world and leads to mat
会议
  本文在论述过程中发现情理法三者并非单纯的三个独体字义上的范畴,情与法都各自存在一定的演译理则,当情理与法理发生冲突时,我们所面封的困境将不只是情理法三者
会议
  儒家思想是中国自春秋以来最具可持续发展潜力的体系,其强调个体心性道德自觉和弘扬社会道义的精神仍然体现在当代中华民族的深层文化秉性之中,是"中国特色"的主
会议
  本文的重点不是集中在《世界人权宣言》的细节上,而是重新建构其中的基督教和儒学最适合的位置。探讨了基督教与儒学对《世界人权宣言》的影响。
会议
  特定意义上的儒学乃是身处西方文明中切实可行的生活方式。表明在界定儒家和基督教文明异同上的复杂性,本文探讨的是一定社会机制条件下当权者的信用中真诚的作
会议
  本文将探讨(1)夏、商、西周三个王朝提供了大量的证据,说明那时存在各种各样的与古代希伯来上帝观念、宗教行为类似的一神论上帝观以及宗教行为;(2)孔子整理了各
会议
  在宋代历史上,作为教育家的胡瑗似乎比作为思想家的胡瑗更受人关注。这一方面与胡瑗的教育者身份有关,另一方面,在胡瑗的思想性著作中,对教化的重视占据了十分核心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