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陆及近海中强地震热红外异常提取

来源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八届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ongxint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应用中国静止气象卫星FY-2C/2E的相当黑体辐射亮温(TBB)资料,通过小波变换和相对功率谱估计处理获得带有优势频率和幅值的时频空间数据,并利用时频图法进行全时空和全频段扫描,提取中国大陆及邻近海域14次中强地震热红外异常信息,获得该类地震热红外异常特征,为进一步研究地震热红外异常弱信息具有重要意义。
其他文献
本文结合航空矢量重力测量中噪声协方差矩阵为对角阵的特点,采用改进的自协方差最小二乘法对航空矢量重力测量数据的噪声进行估计,保证了估计结果的正定性。通过数值仿真结果表明:航空矢量重力测量数据处理中,当先验噪声信息未知的情况下,采用改进的自协方差最小二乘估计能准确估计出观测噪声协方差矩阵,而估计的状态噪声协方差矩阵相对误差较大;改进的自协方差最小二乘算法能有效的保证噪声协方差矩阵的正定性;采用验后噪声
在本文中,考虑了坐标转换,给出了任意球冠情况下,变分法求解混合边值问题的基本思路和过程,并且分别用EGM08和GRACE数据模拟计算验证了算法的精度。计算结果显示,运用EGM08模型模拟进行位系数恢复计算,得到的大地水准面高和实际大地水准面高的差异大致在毫米以内,说明变分法能够较高精度的反演重力场。任取中国区域内的10度球冠,在此区域中,GRACE数据和EGM08数据的大地水准面高差异的方差为0.
本文介绍BEMD具有很好的图像边缘检测与纹理识别的能力,在BEMD分解的过程中,纹理数据落在被较早分离出来的IMF分量中,可以利用BEMD技术的这一特性进行相干数据体中的断层提取研究。鉴于BEMD强大的高低频分离及纹理识别能力,从其IMFI分量数据上来进行断层的识别,其轨迹更清晰、连续,对于实际解释中的断裂搭接以及小断层的刻画都有很大的帮助和指导意义。
本文基于Sun和Okubo的弹性位错理论,根据球坐标下连带Legendre函数及其导数的内在联系,获得了任意断层参数的地震引起的重力场位系数的变化。利用重力位二阶一次的系数,获得了地震对极移激发影响的公式。
本文以拉萨台用LCR-ET20弹簧重力仪对超导重力仪SG057的标定为例说明加权振幅因子计算相对重力仪格值的计算过程及结果讨论。
本文首先通过对2003年至2011年间的GRACE数据进行高斯滤波、去相关滤波处理,采用最小二乘拟合分析青藏高原地区的重力变化的季节项与趋势项。随后采用GPS数据分析地表位移,结合青藏高原地区的冻土流失和地面冰川历史资料计算冰雪融化、风化剥蚀因素产生的重力变化,通过GLDAS全球陆地水文模型计算降雨年变化导致的重力变化。计算文中提到的各个分量的变化率,通过布格改正来确定各项对重力变化的贡献,并对青
为解决形变参数计算精度和计算效率之间的矛盾,本文提出了一种多级PS点邻域差分构网模型,并给出了相应的分步解算方法。该算法对PS目标采取分级构网与分步解算的基本策略,首先对测区内所有PS目标进行分块,然后在各块内挑选特征PS目标(即主控点和过渡点),以构成全局控制网,并基于最小二乘方法计算特征PS目标的形变速率,最后对各块的PS目标构建局部不规则三角网((TIN),并以特征PS为基准进行最小二乘解算
本文利用2007年至2011年间获取的21景时序SAR影像,对青藏高原从羊八井站至当雄站铁路段冻土区的地表形变展开研究。考虑到传统的DInSAR技术受到时空失相关和大气延迟的限制,在青藏高原地区的干涉效果不佳,本文采用现今广泛使用的一种多时域InSAR技术——短基线集(Small BAseline Subsets,SBAS)方法,对所获取的SAR影像进行时序分析,并且针对冻土形变的特性对传统的SB
本文以河南省鹤壁市鹤壁一至十矿为实验区,利用2008-2009共十一景ENVISAT ASAR雷达数据,经过对数据的时相、基线距等的参数分析,选择了最优的倡翻寸组合,优化了处理方案,采用二通加外部DEM数据的D-1nSAR技术,获得了研究区八个时间段的差分形变相位图像,通过分析获得了不同时期采矿造成的地面沉降分布及幅度信息。结果表明三矿、六矿形变破坏较为严重,这些矿区在监测全周期都有形变活动,可推
应用实例分析证明,利用象元偏移量追踪的图像处理方法,通过精确估计震前震后两次观测图像的象元偏移量,可以获得发震断层附近强烈变形区域内地表破裂和位移的详细信息,为InSAR观测的干涉失相干和野外考察的离散局部性提供良好的补充,为深部断层滑动参数的反演提供足够精度和采样密度的断层近场形变观测数据。因此,这是一种很值得推广应用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