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电法勘探在3105地区铀矿勘查中的应用效果

来源 :中国核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bangming981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通过对3105 地区不同地层和构造的岩石电性参数的收集和整理,结合3105 地区地质构造特征,分析造成岩石物性差异的基本原因,总结了电法测量在3105 寻找铀矿体的应用前提,电阻率法、激发极化法和自然电位法已用来寻找隐伏构造,评价放射性异常.综合分析本区电法测量资料,结合放射性方法与钻探资料,认为铀矿富集部位往往受岩性、构造及地球化学环境控制,3105 地区铀矿体受层间破碎带控制,利用电法测量方法对放射性异常进行验证,从而区分有矿异常和无矿异常,是非常必要的.
其他文献
为提高我国木材加工的综合利用率,针对家具制造等生产现场残留大量不规整小木块的现象,设计一种基于PLC控制的新型自动多片锯,实现非规整木块的自动化锯切生产。新型自动多片锯由自动上料部件、高度检测部件、自动牵引部件、圆锯调整部件等关键部件组成。生产实践表明,该新型自动多片锯能自动锯切不规整的小木块,锯切 400mm 长的单木块时间少于10s,可有效提高木材的综合利用率,提高木材加工的生产效率,降低工人
介绍了氢同位素标准气体制备方法,涉及重量法、压力法、体积法、渗透法、饱和法、电解法、指数稀释法等,其中详细地说明和比较了前三种方法.结合研究的需要,建立了一种低浓度氘、氚配气系统,其配置同一丰度标准二元气体的相对标准偏差可达0.02%.
辐照技术是一种非热力加工技术,利用电离辐射与物质的相互作用所产生的物理、化学和生物效应,对物质或食品进行加工处理,实现射线对食品分子的修饰以及降解食品中的有害物质的目的,是一种有效提高食品安全性和延长食品货架期的绿色食品加工方法.本文在归纳总结了近年来国内外食品安全现状的基础上,综合探讨辐照技术在保障食品安全方面的作用特点及应用领域.
能源、环境和气候变化问题已经成为全球高度关注的政治议题.本文从能耗、排放等角度对核电和电动汽车协同发展进行生命周期评价,分析表明:核能发电动力链的电动汽车为基础的能耗、排放评价,相比普通汽油汽车、燃煤发电动力链的电动汽车都具有相对优势;电动汽车在夜间充电对电网能起到填谷的效应,替代抽水蓄能电站保障核电安全稳定运行.分析结论对促进核电、电动汽车和智能电网的协同发展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采用地壳流变学和连续介质变形及走滑剪切断裂的理论与方法,通过野外调查,显微构造分析和现代测试手段相结合进行变形分解,建立了多级走滑断裂系统;通过桂东北苗儿山地区走滑断裂叠接带及其矿脉构式与动力学特征研究表明,花岗岩型富铀矿(矿带、群、体)的形态、位态、内部结构、空间展布及形成演化,都不同程度受走滑伸展成矿构造制约.
介绍一种船用核动力装置非能动余热排出系统组成与运行方式;利用改进的RELAP5/MOD3.2 程序对其运行特性进行了理论计算.研究表明:垂直管内蒸汽凝结换热对两相流自然循环的流动与传热影响大;稳态工况下,系统可以实现稳定的两相流自然循环,系统排热能力受蒸汽发生器水位的影响大,冷却水入口温度与系统压力的影响相对较小;系统的启动特性良好,可快速地建立环路的自然循环.分析了船舶摇摆引起的附加压降和重位压
铸造双相不锈钢(CDSS)有优良的综合性能,在压力容器、核电站设备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在服役温度环境下,长期时效会导致双相不锈钢的韧性显著降低.本研究采用仪器化冲击实验和纳米探针压入实验研究双相不锈钢的热老化行为;通过TEM分析对双相不锈钢材料的热老化机理进行研究.通过实验研究发现,随着热老化时间的增加,静态极限强度提高,仪器化冲击实验得到的动态极限强度升高而冲击功明显下降;铁素体和奥氏体的纳米
简要介绍了北京市射线应用研究中心在辐射加工、辐射改性新材料、核辐射屏蔽材料以及放射性气溶胶监测仪器等领域的研究开发和应用情况.目前,射线中心拥有两座大型工业化钴源辐射装置,设计装源能力分别为200万Ci 和500 万Ci,一台0.5MeV,60mA的电子加速器;开展了橡胶的辐射降解、轮胎预硫化以及隔热降噪泡沫材料的辐射改性和合成等研究工作;承担了防中子、防γ辐射屏蔽系列材料的科研任务;开发了适于高
冈底斯构造带火山活动以早白垩世、古新世、始新世最为强烈.火山岩分布受东西向深大断裂和后期南北向断裂的联合控制,古火山机构多位于构造的复合部位.在新近纪南北向大型拉张构造附近出现的火山岩,表现为以各种火山盆地形式产出的陆相中酸性火山岩.措勤盆地南部新生代火山岩分布区有大片的水系沉积物铀异常晕(>6.8×10-6),面积达数百平方公里.乌郁盆地火山岩铀含量最高达20.0×10-6.从火山地质环境、伴生
呼斯梁地区从河流沉积体系和铀地球化学环境等方面分析是鄂尔多斯盆地铀矿产出的最有利地区之一,目前已经发现纳岭沟、农胜新、宝贝沟等矿化地段.文章通过近几年来在该地区进行的铀矿区域地质调查所取得的第一手成果资料,对该地区含矿地段的水文地质结构特征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分析对比,从宏观上确认了不同地段含矿含水流体储层的空间关系,认为直罗组含矿含水流体储层在该地区为一个统一的地下水含水系统,该含水系统在河流沉积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