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范型与全球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管理手段的创新

来源 :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lyliub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互联网诞生引起了人类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社会等领域的又一次革命,使人类迈入了信息时代,物联网和互感网的出现,形成了一个类似人脑的互联网虚拟大脑管理地球村事务的格局.随着"智慧的地球"的建设、"云计算"的出现、大数据时代的来临,将带来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的根本转变,地球表层也因为有了"地球脑"而"觉醒",从互联网到互感网的信息范型转变为全球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提供了全新的管理手段.
其他文献
与古希腊的四元素论相比,中国古代关于世界的物质组成的学说独有"木"这一具有生命的元素,这体现了东西方哲学早期起源的根本差异。笔者通过心理学的原型分析和叙事心理学的外化方法,将人格这一抽象概念视为脑中生长的植物,并以植物为象征,结合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和本土心理学的视角建立一个可视化、整体性的人格毕生发展图景,即植物人格发展模型。
目的:探讨重庆市大学生创造力倾向与人格特质的相关关系。方法:采用"威廉斯创造力倾向量表"和"艾森克人格问卷简式量表中国版",对重庆市317名大学生进行调查。
地球上的干旱地区的生命,依赖于活的土壤中脆弱的生物及其与植物根系的关系。再过75到80年,那时人们己经能够看到,对于土壤和水源,现代资本与化工密集技术的危害是巨大的,因此人们也维持不了多久。应当这样理解,研究后石油食物体系的计划非常急迫,也富有挑战。现代社会与物质环境呈现为一个彻底改变了的世界,人类成了贯穿地球无数生态系统的主宰。文明的兴衰史告诉人们,一个新生的“生态文明”首先要完全依赖于健康的土
正像简·卢布琴科在1997年2月15日美国科学促进会年会上的主席发言中指出的那样,人们正处于一个从生活了几个世纪的旧世界进入一个非常不同的新世界的浪尖上.然而大部分人,包括那些科学团体中的人,都不情愿看到这样的变化,这些变化让人们猝不及防,并且食物和农业体系将首先遭受影响.在巨大的挑战面前,有必要建立起新的规约,就像卢布琴科所说的,那是"人类主宰这颗星球的限度".卢布琴科做出的这些观察报告是基于对
中国若要走出一条以生态文明为目标的现代化道路,就需要在若干观念上变革.其一,要实现从机械的世界观到生态世界观的转变;其二,要建立可持续社会发展的社会价值观和法制观;其三,建立生态文化价值理念,实现人与自然协调技术的变革,使技术的选择应符合生态系统的运行规律;第四,要走以生态文明为目标的现代化道路,中国政府必须推广生态教育,调整发展战略及政策.
本报告指出生长在北美特殊的大熔炉条件下的和其它地方的中草药,是如何能够帮助促进那些试图超越现代工业化的农业和医药业的局限性,以及克服它们给人们的健康带来的负面影响的努力。
技术与伦理之间的冲突主要表现在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的断裂上.时间维度:技术面向未来,以获得其先进性;而伦理则面向过去,以此获得其稳定性,即"真" "善"之间的断裂.空间维度:技术具有扩张性和前瞻性,以获取足够的利润支持;伦理则具有封闭性和保守性,以获取本体论意义上的家园感和安全感,即"利"与"善"之间的断裂.如何弥合两者的裂痕?马克思的"实践"模式为最佳模式.
西方的现代性被认为是现代文明的标准范式,正在被世界上大多数国家追随.但是,历史并不算长的西方现代性模式却已经展现了其破坏性影响,如在实现过程中给其他文明国家所带来的巨大创伤和目前在全球范围内已经充分显现的生态危机.因此,人们急需寻找有别于这种植根于西方哲学传统和科学思维的现代性的替代方案.作为道家方法论基本原则的"无为",因其追求与自然内在和谐的价值取向也许可以成为一种替代性资源.道家的智者从自然
“将自组织思想贯彻到底的”自组织哲学与20世纪90年代从美国克莱蒙大学兴起的建设性后现代主义运动是内在一致的。两者都坚持有机性原则、整体性原则、过程性原则、生态性原则、内生性原则、创造性原则等基本原则。空宗、禅宗的思想大致可以与解构性后现代主义的思想呼应,两者具有内在的一致性,都是究竟解脱的思想,具有终极意义上的认识论价值,是不可能被后人所超越的。自组织哲学与建设性后现代主义在价值取向和认识论具有
中国特色的生态行政问责制既是中国特色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中国特色行政问责制的有机构成.它应当是一种超越西方社会治理模式的面向后工业社会的服务型生态行政问责制,是一种立足中国基本政治制度以及契合中国特色环保道路的生态行政问责制,也是一种需要在理论上不断深化和实践中不断完善的生态行政问责制.中国特色环保道路的基本内容应当包括:把环境保护确立为一项基本国策,把实施可持续发展作为一项国家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