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复津治疗慢性丙型肝炎

来源 :2002全国中西医结合肝病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oboh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比较复合干扰素(干复津)与单亚型α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治疗丙型肝炎的效果,为临床推广提供依据.方法:26例慢性丙肝患者分为甲乙两个治疗组,每组13例.甲组用于复津联合利巴韦林;乙组用单亚型α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剂量:干复津9微克每日一次肌肉注射,连续一周后改为隔日一次,持续半年;α单亚型干扰素(安福隆或赛诺金)3或5百万单位每日肌肉注射,连续一周后改为隔日一次,持续半年;利巴韦林体重70公斤及以上者每日8片(每片0.15)分3-4次口服,体重70公斤以下者每日7片,持续半年.各组均同时口服肝得健、肝泰乐、维生素等保肝药.依"全国第10次病毒性肝炎会议"修订标准为诊断根据,血清ALT异常(>40IU),HCV-RNA阳性(X10<3>copies/ml).治疗期间和停药后每3个月检查一次ALT及HCV-RNA(FQ-PCR定量法).结果:治疗3、6个月时甲组ALT复常率为38.5﹪、69.2﹪,停经后3、6个月的复常率为69.2﹪、76.9﹪,而乙组分别为38.5﹪、46.2﹪、38.5﹪、46.2﹪;治疗3、6个月时甲组HCV-RNA转阴率为69.2﹪、84.6﹪;停药后3、6个月的转阴率为69.2﹪、76.9﹪,而乙组分别为38.5﹪、53.8﹪、53.8﹪、46.2﹪.结果看出干复津组疗效优于单亚型组(因样本小未做统计学处理).讨论:本组结果表明干复津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慢性丙肝,疗效优于单亚型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支持Sjogren的观点,有推广意义.我们认为ALT的复常率及HCV-RNA的转阴率比Sjogren报告低的原因,可能与国人感染丙肝病毒基因型不同、疗程短、样本小等因素有关.本组病人在治疗中未发生严重不良事件,是安全的.
其他文献
目的:为了研究肝炎平对肝纤维化是否有保护作用.方法:我们采用了CCL所致大鼠肝纤维化模型,观察了肝炎平对大鼠胶原纤维作用的变化.
目的:揭示清热祛湿法防治肝纤维化的作用机理.方法:大鼠随机分为清热祛湿组、秋水仙碱组、模型组和正常对照组.用四氯化碳复制大鼠肝纤维化模型.各组在造模同时灌胃给药,1次/d.各组分别在第22d、第43d末处死6只,放免法测血清HA、LN、PC-Ⅲ含量.肝组织行HE、Massons、TGF-β1的免疫级化.
目的:探讨中药复方对乙醛所致肝星状细胞分泌细胞外基质及有关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用免疫细胞化学及ELISA法,检测乙醛作用下大鼠肝星状细胞(HSC)分泌Ⅰ、Ⅲ型胶原、FN等细胞外基质,TGFβ及PDGFB等细胞因子,同时观察中药复方慢肝消对其作用的影响,分析中药复方的作用机理和疗效.
目的:研究丹参水溶性成分—丹酚酸B盐对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TGF-β)刺激肝星状细胞(hepatic stellate cells,HSC)活化及其胞内Smads蛋白信号转导的影响,研究其抗肝纤维化的主要作用机理.
目的:观察晶珠肝泰舒胶囊治疗CHB的临床疗效及抗病毒效果.方法:130例CHB分为二组,治疗组68例,口服晶珠肝泰舒胶囊,一次2片,一日3次;对照组62例,口服当飞利肝宁胶囊,一次4片,一日3次;二组疗程均为3月.结果:两组在改善临床症状与恢复肝功能方面有效率达80﹪以上,P>0.05,无差异.治疗组用药后HBeAg和HBV—DNA的阴转率为29.1﹪和19.4﹪,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晶珠肝泰舒
目的:观察藏茵陈片在治疗慢性乙肝中将酶、退黄、利尿疗效.方法:选择120例病人,随机分成治疗60例,服用藏茵陈片1-6个月.对照组60例,服用益肝灵1-6个月.结果:治疗组服用藏茵陈片降酶、退黄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藏茵陈片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能明显改善临床症状,清热祛湿,降酶、退黄,效果明显,停药后无反跳,且藏茵陈片具有一般保肝药不具有的利尿作用,且不会引起电解质紊乱.
目的:应用基因芯片新技术检测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中发生HBVYMDD变异的情况,进一步探讨YMDD变异与临床的关系.方法:对应用拉米夫定治疗6-19个月的25例ALT异常的慢性乙肝患者进行肝功能、乙肝病毒血清学标志、耐药基因芯片检测,9例患者进行了肝穿刺肝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25例中HBVDNA阴性4例,21例阳性,其中检出HBVYMDD变异5例,检出率23.8﹪,并与用药时间长短有关,6个
目的:通过清透法治疗CHB患者Th1/Th2的变化,探讨清透法作用机理.方法:选择肝功能异常,血清标志物阳性的CHB病人33例,观察用清透方治疗前后对Th1/Th2改变的影响.结果:治疗前CHB患者IL-2皆较正常值低(73.2±64.7比141±97.8,P<0.01),IL-6皆较正常值高(26.3±14.4比8.3±6.3,P<0.01),经清透法治疗后,其IL-2皆明显升高(149.1±9
目的:观察总结"肝病三合疗法"对慢性乙型肝炎病人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慢性乙型肝炎病人65例,治疗组35例给予双虎清肝颗粒口服,干扰素足三里穴位注射以及肝病治疗仪电生理治疗,对照组30例给予乙肝宁冲剂,肝泰乐,维生素C,复方丹参片口服和左旋咪唑涂布剂外用等治疗,观察内容包括肝功能主要指标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血清总胆红素(TBIL)血清白蛋白与球蛋白比值(A/G),肝纤维化指标血清透明质酸(
慢性乙型肝炎、乙肝病毒携带者,在目前在国内、国际发病率高,大多采用清热解毒,以毒攻毒的方法,但对提高人体的免疫功能,打破免疫耐受重视不够,研究不多,疗效一直不够满意.自从1992年以来,用肝毒清方剂进行扶正驱邪,增强机体的自身免疫功能,调动人体自身的抗病能力,取得了明显的临床疗效.于1996年3月我科同医药工业研究所天然植物研究所共同对肝毒清方剂中的八味药:五角莲、蛇倒退、盘龙参、荫行藤、瓜子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