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期“新苏南模式”的探讨-再城镇化阶段----以大城市边缘区常州市武进区为例

来源 :中国工程院,中国城市规划学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bc00012344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常州市武进区为例,分析了“苏南模式”自起源至今其经济发展的历程及小城镇发展的演变方式,剖析了目前进入经济转型期经济发展的主要特点及对小城镇建设的影响,提出了小城镇今后发展的“新苏南模式”--再城镇化阶段,即非农业产业和人口向城镇聚集,小城镇空间布局进行调整,功能进行完善。
其他文献
东北三省有着很深的历史渊源,人文特征相近,保持着良好的人际交往和经济交流关系,在很多问题上存在着广泛的共同利益,人才资源开发完全可以在此基础上实现优势互补、共同发展。建立东北地区人才资源共享体系,有利于充分整合区域人才资源,形成整体优势;有利于区域内的人才交流,形成统一,开放的人才市场;有利于形成多边有效的人才政策体系;有利于营造宽松和谐的人才大环境,提高人才效益。人才资源共享,就是针对目前东北地
本文在与部分相关省市比较分析的基础上,剖析了海西经济区人才发展存在的四大突出问题,并相应地提出了若干对策建议:一是充分利用侨乡优势,大力吸引海内外高层次人才;二是抓住第四波产业转移机遇,加快提升科技人才创新力;三是探索建设“人才特区”,强化海西人才的深度交流与合作;四是调整激励导向,优化海西人才队伍结构。
《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要鼓励地方结合自身实际建立与国际人才管理体系接轨的人才管理改革“试验区”,这对于创新我国各地人才管理体制有着重要意义。福建省位于海峡西岸经济区的主体地位,在海峡两岸人才交流合作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得到了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多年来在两岸人才交流合作先试先行政策制定和实践过程中进行了很多尝试,作出了很多独特贡献。本文分析了福建省以海峡西岸经
经济增长问题的研究历史由来已久。1776年,亚当·斯密在他的《国富论》中就提出劳动是财富的源泉,分工引起的劳动生产率提高和生产劳动占全部劳动的比例是决定国民财富增长的主要因素。罗默认为特殊知识和专业化人力资本是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它们能使资本和劳动等要素投入产生递增收益,从而使整个经济的规模收益递增,而递增的收益则能够保证长期持续的经济增长。卢卡斯(1988)在模型中尝试用人力资本来解释持续经济增
区域创新体系和区域创新型人才队伍是区域创新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创新体系和创新型人才队伍对区域竞争力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具有重大影响。本文首先介绍了区域创新体系和创新型人才队伍的含义和构成,建设创新体系和创新人才队伍的意义,再以福建省为例进行研究,介绍了福建省在区域创新体系和创新型人才队伍建设方面的成就,分析了现存的问题,最后提出对福建省建设区域创新体系和创新型人才队伍的建议。作者认为,通过采取坚
区域人才资源开发合作已成为未来十年我国人才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合作方式的选择是影响这一进程的关键性要素。本文认真分析总结了自2003年长三角人才开发一体化至今,我国十六个地区的人才开发合作政策协议和具体实践。依据载体的不同,将其划分为对话式、项目式、实体式和政策式四种类型。指出现有实践存在的诸如以市场交流为突破口,以对话式和作为牵引、以基础人力资源为对象和深层次问题尚未解决等四大特点。最后,从总体
思想意识是行动的先导。贯彻落实好国家最近公布的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很重要的一点是先要有新的思维,牢固树立人才就是核心竞争力的科学理念。而关于核心竞争力的内涵问题,各界多年来一直存在不同看法。其实,从人才资源已是现代生产力中最重要的因素、生产与经营的关键性资本、当今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和主要推动力这一实际情况看,它才是今天知识社会时代真正的核心竞争力。美国和日本的强大复兴,韩国与以色列的实力大增,
文章运用马尔可夫方法预测了未来几年泉州就业人员在三次产业间的流动趋势,分析了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关系,并对三次产业的长远发展和就业水平的提高提出了建议。
地方人事科研机构,有责任、有义务回应社会巨大转型所衍生的各种人事方面的社会问题和社会矛盾,为解决这些问题、化解这些矛盾提供理论解释与支持。为此,地方人事科研机构要树立合乎时代要求的科研理念,为更好地履行时代赋予的历史使命奠定思想基础。
“十一五”末贵州城镇化水平已突破30%的门槛,进入了加速发展阶段。进入“十二五”贵州适时提出了工业强省和城镇化带动战略。交通是贵州城镇化发展最根本的支撑条件,“十二五”期间贵州将建成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相协调的省内交通干线网络,有必要构建在交通条件支撑下的贵州特色城镇化发展总体格局,找准贵州城镇化快速、有序发展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