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马古道上的一座重要佛寺--试述八宿寺的历史价值

来源 :中国文化遗产保护普洱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xg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茶马古道是一个非常特殊的地域称谓,包括滇藏、川藏、青藏三道主干线,是西藏与四川、云南等中原地区之间的交通要道.而自从开始这里主要交易的是马匹与茶叶,故而被取名为茶马古道.实际上茶马古道是西藏与历代中央政府之间的政治、经济、文化交流的历史通道,在这条古道上走来走往,川流不息的人们,为促进汉藏文化的交流与交融作出了重要贡献,留下了许许多多千古不朽的历史印记,而只有深入调查,挖掘、研究茶马古道及其周边文化遗产的内在价值,才能全面印证其固有的文化价值和历史作用.本文将重点介绍昌都地区八宿县同卡乡的一座佛教寺院即八宿桑珠德钦林寺。介绍了八宿桑珠德钦林寺的历史与现状,八宿桑珠德钦林寺的真正价值,远不止其特殊的地理位置、琳琅满目的宗教、历史文物和西藏四大“杰珠”之一的达策呼图克图的驻锡地。还要重点研究,达策呼图克图在担任西藏地方政府摄政王期间为维护边疆稳定,促进民族团结,加强政治、经济、文化交流等方面作出的贡献。
其他文献
自唐代到近现代,贵州“茶马文化”十分繁荣,马匹和茶叶是贵州出口的重要货物,也是贵州经济发展的重要资源。贵州有“茶马互市”的地方,必定存在不同走向的茶马古道。贵州“茶马古道”主要由“贡茶古道”所经的川黔滇驿道、滇黔驿道、楚黔驿道和“市马古道”所经的“龙场九驿”、川黔驿道等驿道及贵州境内南宋以来“茶马互市”制度形成的贩马及牧马线等民间商道构成,是川、滇、藏“茶马古道”在贵州的延伸和重要组成部分。贵州盛
"茶马古道"和"南方丝绸之路"都是中国西部学术界研究的热门课题,其研究的主题都是以交通道路为骨干所形成的文化现象,而且"茶马古道"与"南方丝绸之路"在许多地段,甚至在主要地段上是相互重合的;从时间上讲,也有千余年的时间段是相重合的."它山之石,可以攻玉",所以笔者认为川滇学术界对"南方丝绸之路"多年研究的经验,可以为"茶马古道"的研究提供借鉴之处,特别是为"茶马古道"申报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在明清之际的茶马互市中,一方面,贵州产马,自给之外尚有富余,遂成为官府采购的重要对象,也是当时贵州物品输出的大宗。另一方面,贵州土宜种茶,所产茶叶主要运往四川交纳,供封建朝廷用作购买边马之用。于是,贵州的一些古镇与古道,便成了当时茶马互市中的物资集散地和茶马古道中的重要路段。茶马互市是适应中国这样一个地域辽阔、民族众多、生产与生活方式有着巨大差异的国家,一定历史时期经济社会生活需要,由官方主导形成
藏民族是受茶文化影响最深的少数民族,早在唐代吐蕃赞普就能够得到当时中原内地和江南水乡的茶叶名品,到宋代,由于战争对马匹的持续需求以及藏民对茶叶的消费增长,茶马贸易量迅猛增加,客观上使得川、滇两大茶叶产区的“茶马古道”因此兴旺发达起来,经明清一直持续到民国时期。今天川藏、滇藏公路的基础就是茶马古道的路线。要结合文物调查工作摸清“茶马古道”文化线路沿线重要文化遗产,对“茶马古道”沿线重要文物进行抢险加
六盘水市有没有文化线路遗产呢?笔者认为有,最重要的就是曾横贯市境东南滇黔驿道线路。实际上滇黔驿道比奢香驿道线路开通要早90年,而且作用更重要,影响更深远。如果说滇黔驿道是元代以来贵州横贯东西的主干道,那么奢香开辟的只算是滇黔驿道在明初的重要补充。
历史上茶马古道所涉及的内地通向西藏的交通主线有三条,即西北的甘青藏线和西南的川藏、滇藏两线。除此以外还存在一些次要的支线路。通过学者们的多年探索和实地考察,三条交通主线的基本走向日渐清晰,但某些路段还有些模糊或不符史实的推断,就此本文提出如下观点:甘青藏线,即为形成于吐蕃时期的唐蕃古道。这既是一条政治军事交往之路,也是汉藏贸易包括茶马互市在内的商贸通道。这条古道从长安出发,经河州(今甘肃临夏附近)
经过多年来文物工作者的辛勤工作,尤其是通过全国第二、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在吉隆县域内共发现各类文物点76处,其中包括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处3点,即“大唐天竺使出铭”摩崖题刻、卓玛拉康、曲德寺、西藏自治区文物保护单位3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巧处。这些珍贵文物点的发现为研究吉隆及西藏地区的唐蕃关系、中外交通史、与周邻文化相互影响、交流、融合等课题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根据文献资料及实地发现的文物点可
“盐井至帮达段”属于茶马古道的一条支线,从云南入藏,这条支线的起始点为“茶马古道”的重要中转站盐井川。盐井至帮达段”路线上近10处吐蕃时期文化遗产的发现,说明这条路线早在唐代时已经是条重要的文化线路。从上盐井到帮达,为云南进藏的“滇藏古道”的一条支线。四川巴塘进盐井,从然堆村东南面的崩龙打到上盐井的路线,又为“川藏古道”的重要支线。这条线路至迟在唐代时已经成为了一条重要的官道,尤其以然堆村附近的朗
20世纪80年代,国内兴起对唐蕃古道的研究兴趣,随后,90年代以来,对茶马古道的研究形成热潮。当前,新型文化线路遗产的研究再度使这两条古道成为焦点。唐蕃古道、茶马古道沿线附近蕴涵着丰富的文化遗产,物质遗产主要包括大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寺、石刻等文化遗存;非物质遗产主要包括晒盐、制陶、绘制壁画和唐卡、玛尼石刻、民间说唱格萨尔、羌姆舞蹈等。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藏族文化作为华夏文化的组成部分,最终
本文拟对藏东石棺墓与川西、滇西北地区石棺墓之间相似的文化因素作一粗略梳理,以说明昌都地区作为茶马古道川藏线与滇藏线的交会处,在唐代以前就已存在被开通和利用的重要通道,故促成了川、滇、藏三地的文化传播与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