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VR在主动脉瓣狭窄患者中的应用:SURTAVI研究解读

来源 :第十二届东方心脏病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ejing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人口老龄化,患有严重主动脉瓣狭窄(AS)的患者越来越多.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是一种治疗严重主动脉瓣狭窄的新选择,也是当前介入医学发展最迅速的技术之一.TAVR的手术适应证范围从高危逐步向中、低危扩大.2017AHA/AHC瓣膜性心脏病患者管理指南指出,TAVR也适合外科手术的中危重度主动脉瓣狭窄患者,将TAVR治疗的中危患者升为Ⅱa类推荐.而2017ESC年会上公布的瓣膜病指南,更是对中危患者的治疗将TAVR的推荐升级为和外科手术同一级别,均为Ⅰ类推荐.
其他文献
迄今,阿司匹林在冠心病二级预防研究中的证据最为充分,故而一直作为稳定型冠心病抗血小板治疗的基石.然而,即使接受长期且规律的阿司匹林治疗,仍有部分患者发生心血管事件;而人们也在不断探索双联抗栓治疗的效果和安全性,以期进一步降低稳定型冠心病患者的心血管事件.CHARISMA研究曾观察了稳定型冠心病患者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联用进行抗血小板治疗,结果显示双联抗血小板并未能获得明显益处;而在一项1~3年前曾患
随着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技术的广泛开展,已成为冠心病治疗的重要手段.据国外学者统计,全世界每年约有300万心血管疾病患者接受PCI术,然而近来研究表明,约有4%的患者在PCI术后1年内需接受非心脏手术(noncardiac surgery,NCS),而在5年的随访期内这一数字最高可达25%.PCI术后规范的双联抗血小板治疗(dual antiplatelet therapy,DAPT)使
自2001年首次报道了光学相干断层成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应用于人体冠状动脉动脉,实现在体诊断动脉粥样硬化性病变以来,OCT凭借其极高的分辨率(轴向10~20μm),在评估冠脉内动脉粥样硬化进展,判别可能导致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s,ACS)的高危斑块特征,揭示ACS发生机制、评价介入失败原因(包括支架内再狭窄
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病变(chronic total occlusion,CTO)介入治疗(PCI)一向被认为是最为复杂和挑战,很多初学者面对复杂的解剖结构、名目繁多的器械、技术和技巧时常无所适从,单纯模仿某专家的技术及参加一些纯理论的教学往往又不得要领.为了提高手术成功率和手术效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规范CTO介入治疗,欧美专家在2011年提出了联合治疗策略流程图(hybrid algorith
二尖瓣反流(mitral regurgitation,MR)作为瓣膜性心脏病中发病率较高的一类疾病,其发生率随着年龄增加而上升,在大于75岁的老年人群中,中度及重度MR的发病率甚至可达9.3%.本中心基于医院的流行病学调查同样提示,MR在瓣膜性心脏病中发病率最高.外科手术目前仍是严重MR的主要治疗手段,但外科手术存在风险高、并发症多、再住院比例高等缺点.因此,疗效好、创伤小、并发症少的经皮二尖瓣反
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作为近10年来心血管介入领域的里程碑式新技术,已成为高危主动脉瓣狭窄(AS)患者外科手术的有效替代方案.随着新型瓣膜的改进,操作技术的提高,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的适用人群有望进一步扩大.本文对目前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的应用现况、存在的机遇与问题及其发展前景进行了阐述.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自2002年首次应用以来,为心血管介入领域带来了巨大的变革,已成为心
数十年来,先天性心脏病外科技术不断进步,复杂发绀型心脏病如法洛四联症(TOF)等在国内小儿或成年人心脏中心已常规开展,这些患者在成功施行外科根治术后,无论生存率或主观症状均明显改善.但随着年龄增长,纠治术后一些远期并发症逐渐显现,其中肺动脉瓣反流(pulmonary regurgitation,PR)及右心室流出道(right ventricular outflow tract,RVOT)和肺动脉
心房颤动是最为常见的心律失常,心房颤动患者占整体人群的1%~2%.心房颤动患者卒中风险是正常人群的4~5倍.已有临床研究表明,外科手术缝扎左心耳、经导管套扎左心耳及经导管封堵左心耳均可以有效减少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率,封堵左心耳预防脑卒中的疗效不劣于华法林.因此,经导管左心耳封堵术(left atrial appendage closure,LAAC)逐渐被接受为一种预防心房颤动
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老年性心脏病尤其是瓣膜退行性改变逐年增多,这类患者处于高龄高危状态,常伴有心功能减退及多项严重合并症,传统有创的现代外科换瓣手术往往难以实施,且手术并发症和死亡率较高.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transcatheter aortic valve replacement,TAVR)在造影引导下应用导管置入人工主动脉瓣,无须开胸及进行体外循环,为患有主动脉瓣狭窄但外科手术风险过大
心房颤动(AF)与栓塞性卒中的风险相关.卒中预防是AF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华法林或非维生素K拮抗剂口服抗凝药(NOACs)长期治疗可降低这种风险,但这一有效预防措施并没有得到充分落实,不规范治疗的安全性也是需要考虑的问题.经导管左心耳封堵(LAAC)是一种新的、可替代长期口服抗凝治疗的方法,随机临床试验的长期随访结果证实,与持续华法林治疗相比,LAAC能够显著降低出血性卒中、心血管和全因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