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演一件偶發藝術《六個部分的十八個偶發》及其版本課題

来源 :第四届北京大学美术史博士生国际学术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nterxjt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卡布罗(1927-2006)在1961年的重要评论「纽约的偶发艺术」一文中谈论了若干当时正在发生的前卫艺术实验,他将这些新典的尝试称为「偶发艺术」,并试图指出其特质.其中,一次性的演出、不可重演的表演方式,可说是偶发艺术最鲜明的旗帜,也是它与戏剧最明显的区别.虽然卡布罗将其创作归结于「拼贴」这项来自绘画的技术主张,然而作为一种跨领域的、业余的表演,其作品亦不免像二十世纪初的未来主义、达达、与超现实主义表演一样,从各种既有的表演形式中获得参照,这使得偶发艺术自始即与剧场和反剧场的实践有着密切的关联.在偶发艺术丰富的论述与实践中,本文聚焦于偶发艺术「不可重演」的性质,并透过卡布罗偶发艺术的成名作,1959年于纽约卢本画廊(Ruben Gallery)演出的《六个部分的十八个偶发》,指出偶发艺术的表演及重演所涉及的艺术作品存有论的课题.这包括以下段落: 首先,尽管卡布罗宣称偶发艺术具有不可重覆、不可替代的过程,然而戏剧的演出也同样有着不可重覆的经验,因此偶发艺术不可重演的宣称并不只是其形式上的判断,而牵涉到对于绘画(拼贴)和戏剧(剧本)两个体系的回应.这两种体系正如尼尔森·古德曼(1906-98)的亲笔书写和异质书写之差异,决定了两种不同型态的作品存有方式,从而影响了作品复制的可能. 其次,事实上《六个部分的十八个偶发》在1959年呈现之初并非仅此一次的表演,而分别在六天演出了六场,这似乎与卡布罗后来(1961年)的论述有所冲突.这促使人们进一步追问这六场演出与偶发艺术「不可重演」概念之间的关系:是否在1959年时,偶发艺术仍是尚未发展完整的概念,致使卡布罗更真接地参照了戏剧的演出逻辑?又或者,这六场演出根本不同于戏剧的「剧本-演出」的概念(同一作品的六个版本),而是有如拼贴的模式,作为一个整体作品的六个部分? 其三,卡布罗虽然长期坚持不重演他的偶发艺术作品,然而晚年在协商其回顾展的过程中似乎有所妥协,这使得2006年的「艺术即生活」回顾展中,大量再造了卡布罗偶发艺术作品,其中也包括《六个部分的十八个偶发》这件代表作.在卡布罗首肯下,策展人找来安德烈·勒佩奇担任导演,并由诺耶米·所罗门分析肢体动作,最终在慕尼黑、纽约等地演出.衍生而来的问题是,重演若由卡布罗亲自执行,与由他人执行是否有身份上的区别?这些重演是否意味着偶发艺术作品存有的转移,而使其概念化,或者重演仅作为复制品而不涉及作品再次出现的问题? 本文试图透过前述问题的讨论,重新检视偶发艺术作品的一次性表演是否必然,以理清偶发艺术的原作、复制、版本等存有论课题.
其他文献
  当高耸入云的烟囱从人们的视野中淡去,"工业时代"的特征逐渐被"信息革命"所取代.人们认识到,工业遗产已成为普遍意义上的文化遗产.保护工业遗产就是保持人类文化的传承,培植
  在重视人文教育的当今,博物馆教育工作有待进一步提高.传统上中国的博物馆大多更加重视保藏和研究功能,而今它们正逐步转向更加突出文化传播、宣传教育和休闲娱乐的功能.在
  博物馆是为社会和社会发展服务的,利用自身资源优势,为公众搭建一个文化交流的平台,满足社会文化需求,寓教于乐,传播文化知识,以志愿者为桥梁更好地融入社会,服务大众。本文以廊
在突发性事件发生的时候,媒体的报道如何应对受众的质疑?受众、媒体和事件怎样才能长期维持“调和”的局面?当突发性事件发生的时候,媒体应该坚持什么样的报道方式、什么样的
江苏省各市2013年初中毕业与升学考试英语试卷(以下简称“各市试卷”)依据《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教育部,2001)(以下简称《课标》)的目标要求,
  博物馆是知识的海洋,是趣味的殿堂,要满足广大游客享受文化盛宴的需求,满足人们对精神与文化生活的热切追求,博物馆应根据自身特点,完善职能,探索新的公众服务理念。作为一名博
  驻马店市博物馆是驻马店市唯一一座历史与艺术并重,集收藏、展览、研究、考古、公共教育、文化交流于一体的综合性博物馆,本文根据其现有陈列特点及管理理念等诸多方面,揭示
背景:阿尔兹海默症(Alzheimer’s disease,AD)是一种持续性神经退行性疾病。AD的病因主要是由于可溶性的单体淀粉样蛋白β(amyloid beta,Aβ)片段聚集,导致原纤维沉积,最终形成淀粉样
  博物馆发展的本质是创新,而创新的结果是新的发展,博物馆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赢得优势,必须及时更新创新理念。内乡县衙作为我国保存最完整的封建时代县级官署衙门,肩负历
湖南长沙出土的马王堆墓1号墓葬开启了研究汉代丧葬艺术、文化及信仰观念的大门,其中漆棺图像给世人们带来新的研究视野,许多问题是值得深入挖掘和探讨的.本文力求从以下几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