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早期同伴关系不利和抑郁的关系

来源 :中国心理学会,江苏省心理学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anli19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同伴关系不利(Peer Adversities)是指儿童消极的同伴互动经历,主要包括同伴侵害和同伴拒绝两种形式。不同形式的同伴关系不利具有共发性(Salmivalli & Isaacs,2005)。同伴关系不利对个体的心理社会适应具有消极影响(Adams & Bukowsk,2008; Kochel,Ladd,& Rudolph,2012; Platt,Kadosh,& Lau,2013)。
其他文献
近年来大量研究探索了情绪的具身效应,但关于具身效应的双向性以及特殊人群的具身效应还少有验证。本研究通过两个实验,旨在探究高低焦虑个体明亮感知与情绪判断的具身效应。实验一探讨了不同类型被试对不同情绪类型图片的亮度判断,被试对不同情绪面孔的亮度进行评分,统计结果表明:(1)情绪面孔的主效应显著:(2)情绪面孔与被试类型的交互效应显著:(3)被试类型的主效应不显著。
在共享现实研究的基础上设计研究。共享认知的研究认为共同的社会环境可以明显的影响个人认知。研究中以没有宗教信仰、且不相信佛存在的大二学生为研究对象,使用绘图的方法来研究佛在个体心目中的地位,以佛在纸张的位置及每个人物的面积大小作为分析目标。在实验一当中,被试被分成三组,每组分别被要求在一张纸上绘制两个人物,三组人物各不相同,结果显示,人物各自的大小和位置和他们的特征显著相关。
大学生就业难是近年来愈显突出的一项社会问题,从心理学层面来说,大学生自身抱有不切实际的职业目标设定、未作出相应充分的职业准备、发生职业决策困难等,或是当前就业难现状的重要主观原因。以往研究部分地探讨了目标定向与职业决策、职业成熟与职业决策的关系,但三者间的作用机制尚不明确。
本研究对美国高校的200多名学生进行性别角色的调查,并将研究结果与新近的中国大学生性别角色常模结果进行对比,发现美国大学生性别角色的双性化比例远高于中国大学生,未分化比例远低于中国大学生,性别角色发展更优;中国女大学生性别角色发展比美国女大学生差,尤其是理科女大学生,性别角色倒错现象严重;美国大学生性别角色发展无年级差异,大一学生性别角色发展己趋于成熟,大学阶段则是中国大学生性别角色发展的重要时期
目前,中国国内员工的工作生活普遍存在这样的问题:工作时间多、工作压力大、工作乐趣少。员工普遍在工作上投入大量时间,将工作置于相对重要的位置,但却不能很好地享受工作及工作带来的乐趣、甚至将工作工具化、单纯视为获取金钱等物质财富的凭借。这与西方国家员工对待工作的观念和态度有很大差异。印尼企业的员工是否存在这些问题也是值得探讨的。
先前的研究主要从社会支持的均值水平出发探讨其与GPA 的关系,对社会支持是否能提高大学生学业成绩存在一定的争论,研究较少考虑社会支持的稳定性对于GPA 的影响.已有研究证明,大学新生需要依据外部资源来有效应对入学适应过程中的不确定性,本研究认为稳定的社会支持能够帮助大学新生克服入学适应过程中的不确定性,从而获得更好的学业成绩.因此,本研究以大学新生作为研究样本进行长达一年的纵向跟踪调查,探讨了大学
目的:探索慢性病患者健康焦虑的发生率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对167例住院的慢性病患者(风湿科25例、康复科32例、内分泌科61例、神经内科26例、心内科23例)分别评定简式健康焦虑量表(SHAI)、述情障碍量表(TAS-20)、艾森克人格问卷(EPQ)和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评估量表(WHOQOL-BREF)。
因子分析是心理学、尤其是心理测量学的重要研究方法之一.探索性因子分析(EFA)验证性分子分析(CFA)是使用最广泛的两种因子分析方法.探索性因子分析是通过寻找公因子来达到降维以简化结构的目的.验证性因素分析则是对实际数据与理论模型的拟合情况进行检验的主要工具.但在心理测量领域,CFA由于严格的零交叉载荷的假设而导致常常不能重现EFA所获得的因子结构,这是一个长期未解决的问题,因此,Muthen等人
自我控制能力作为一种高级的心理活动,是个体适应社会、不断发展的重要基础,也是社会良好发展的需要。因为拥有自我控制的能力,人类才能保持健康,以及实现自己重要的目标。然而,现实生活中自我控制失败却时有发生,人们在一些情况下会因为失去对自己的控制而导致个体的适应不良和各种社会问题。本研究将在自我控制资源模型的基础上,从人格特质的角度出发,通过自行修订的问卷调查结合行为实验探讨特质自我控制与自我控制损耗在
研究一采用两个经典博弈即最后通谍(UG)和独裁者博弈(DG),考察了8 岁、11岁、13 岁和18 岁四个年龄组儿童在博弈中表现出的公平和分享行为发展,同时比较了中国和德国儿童的异同。结果发现:在UG 中,中德儿童表现出不同的发展趋势,中国儿童给对方的分配数额随年龄呈现下降趋势,即公平偏好下降,德国儿童呈现U 型曲线;研究二考察了更年幼的儿童公平分配的动机。对3-9 岁幼儿及学龄早期儿童进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