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志学一级学科建设刍议

来源 :中国地方志学会方志学分会2017年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egend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方志学已是一门独立学科.方志学学科建设,始自1980年开始的新方志编修,也有历史渊源,是在章学诚创立的旧方志学的积淀基础上进行的.建设方志学学科,首先要有一个明确的目标,就是要提升方志学在社会科学中的学科地位,最终把方志学建设成为一级学科.进行方志学一级学科建设,必须加强方志理论研究,打下学科建设的理论基础;还要有扎扎实实的实际操作即建设工作;将地方志事业发展为国家志事业,并将方志学提升为志学,也很必要.
其他文献
围绕着中英划界问题,中国相关有识人士,特别是生于斯长于斯的西南边疆本土有识人士,纷纷积极地为维护国家领土主权而走向边疆前沿,走向划界争端的焦点地区,进而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
将传播学理论引入方志学,两者相互交叉、融合,构建方志传播学,对于方志学科和方志工作均有着重要意义.针对目前方志传播学薄弱的研究现状,首先,要加强传播学理论的学习和引进
中国北部疆域历史是建构中的“中国边疆学”的主要研究对象之一,在边疆学视阈下的中国北疆历史的书写取向引发了中外学术界的争论.针对中国北疆的历史,国外学者视边疆历史的
德钦藏族傈僳族相互交流、共同发展的例子告诉我们,民族间的文化存在差异,各民族保持着各自的文化特色,同时也借鉴和吸收其他民族的文化。民族之间相互交往和流动,促进了优秀民族
仙人掌具有顽强的生命力,“仙人掌”精神就是对生命的热爱,在恶劣环境中坚持守望着生命.地方志人就是坚持传承中华文化的“仙人掌”,他们和“仙人掌”一样,同样的喜欢阳光、
开拓与创新是改革开放新时代的主旋律,地方志工作,也要不断谋求创新,在创新中发展.地方志工作要创新就要让地方志接地气,让地方志书走进千家万户途径一是增加人物篇内容;二是
本次会议是近年来中国民族史学界的一次盛会,是从事中国民族史研究的学者一次大规模的交流和聚会,参会论文的质量普遍较高,中国民族史的研究队伍不仅不断壮大,而且队伍可喜。
本文首先通过对志书编纂与方志系统性的思考,论述了方志(志书)由价值、体例、结构、功能、信息、管理、应用、大系统七大要素(子系统)构成一个大系统,并从整体性、动态性和层
基于本文对当前中国和亲问题研究现状及其存在问题的分析,本文对今后研究提出建议,加强对和亲政策真实内涵的研究、加强对不具有政治联姻性质的和亲事件的研究、对和亲的功能与
方志是传承文明的载体,创新是方志文化发展的不竭动力.新时期打破方志文化传统思维定式,协调多领域、运用高科技、采用新设备,调动专业人员形成“大修志”的工作格局.“因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