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僧叡终极归宿中的净土转向

来源 :长安佛教学术研究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oung2009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 僧叡(约354-约420).关中四杰之一,先师承道安,27岁便开始译经,后师罗什,寿六十七。他直接参与、帮助鸠摩罗什翻译经典,罗什重要经典之序言大多出自僧龊之手。长安罗什僧叡人才济济,其中能够直接与罗什对话并为其经典作序之人非同一般,由此足以见得僧叡于罗什僧叡地位之高。
其他文献
孟子深入地探讨了人性的本质,构建起了以性善说为核心的观念框架,使现实世界的价值根基转向内在德性。从历史的意义与价值来说,现实世界的发展成为德性在时势变化中的彰显流行,历史也就化为德性在时势变化中的彰显流行。在历史的发展中,德性具有唯一的价值意义,成就起道德史观。从历史规律与模式来说,德性在时势变化中呈现循环彰显的形式,确立了德性循环论。从历史评价来说,由于强调德性彰显的价值,轻视时势变化的价值意义
@@《孟子》《告子上》篇集中概括了孟子的人性论,而其中朝鲜后期的儒者们关心和争议最多的部分是第3节(生之谓性章)。这是因为这一章节与朝鲜后期最大的学术论争一湖洛论争有着密切的关系。这场论争与四端七情论争一样,是中国的朱子学在韩国实现本土化过程产生的、深化并发展了儒学思想的学术论争。这场论争与当时的政治情况以及对清意识密切相关,后来发展成为韩国的实学思想。
会议
@@孔子之后,孟子和荀子犹如两座峻拔的高峰,耸立于战国儒学的天地之间。二子一主性善,一持性恶,呈势不两立之姿。虽同宗孔子,然又与孔子大相径庭焉。读史至此,未尝不废书而叹。自二十世纪末郭店楚墓竹简等“地下之材料”出土,参之以“纸上之材料”,又叹孔、孟、荀并非孤山独峰也。自孔至孟,由孔及苟,乃水之两系,山之两脉,清晰可辨矣!浩浩河水,其来有自。本文欲究孟荀两系之起源,幸而稍益于学林,是所望焉。
会议
@@探讨宇宙人生的本质与人生行为合法性的来源,是东方哲学、特别是中国哲学的重要特征之一。不管是用天命、天道、自然还是天理,思维方式则具有相似的特征。从哲学的抽象性上来讲,程朱理学中的“理一”概念,无疑是儒家哲学中抽象程度最高的一个概念,并由此奠定了宋明理学的基本格局。从思想发展的脉络来看,“理一”思想的产生与发展明显受到了隋唐佛教中比较盛行的。实相”学说的影响。而中国佛教中“实相”思想的产生与发展
会议
@@印度佛性思想最先在大乘早期佛性如来藏思想中通过涅架、心性本净、一乘、佛性、如来藏说得到明确阐示,后又在瑜伽行派思想中通过三性说与唯识说得到深化。虽然其思想在特征与脉络上比较清晰,但具体的展开由于涉及的佛教思想类型以及经论的复杂而呈现出复杂性。本文只就印度佛性思想的最基本特征予以论说,而不涉及其复杂的具体形态。
会议
@@在当代唯识学研究领域,隐然有一种现象,并且已经形成了一定的影响,那就是对玄奘所译传的有相唯识学持一种怀疑甚至否定的态度。玄奘所译传乃至创宗的法相唯识宗,在中国可谓是命运多舛。玄奘创宗后,法相唯识宗几乎是三传而绝,入宋以后,唯识学在中国就成了一门绝学。晚清杨仁山创金陵刻经处复兴佛教,重倡唯识学,欧阳竟无、吕激又复阐幽发微,发扬光大,遂使唯识学近代以来得以复兴重振。时至当代,唯识学研究呈现某种繁荣
会议
@@宗密作为隋唐时期融合华严宗与禅宗理论的佛学大师,以“知之一字,众妙之门”概括了其关于知的研究。纵观宗密建构的佛学理论体系,知无疑占有十分主要的位置,宗密的佛学理论以华严禅的特色著称于世,其关于知的理论则是华严禅的体现。因为在宗密关于知的理论体系中,既有华严宗理事圆融无碍思维的体现,即知即智、智即知的知与智的圆融模式;又有禅宗顿悟法门明心见性的特色,即宗密将心性之体、真如本性引入了关于知的讨论中
会议
@@研究长安佛教,宗密(789-841)这个人物是不可忘记的。这是因为:第一,他曾亲赴长安拜谒华严四祖澄观,并侍奉左右数年之久,写下了许多重要著作,为他成为中晚唐时期长安地区著名的佛教宗师、华严宗的五祖和禅宗荷泽系的第五代传人,创造了根本性的条件。第二,当时的长安地区,不但是传统佛教向禅宗佛教转换的中心,而且是儒释道三教日益走向融合的中心,在这个“转换”和“融合”中,宗密都作出了里程碑性的贡献。第
会议
@@虽然我们先在的认知一切境相都是由心识所变现,而究其变现之方式则迥然不同。在《成论》中,区分了二种识变:“有漏识变,略有二种:一随因缘势力故变;二随分别势力故变。初必有用,后但为境。”至于对此如何解释,在奘师门下的基、测二师则有不同。
会议
@@域外华严思想向中国的传播是一个漫长的、渐进的、复杂的、艰难的过程。作为一种外来的异质文明,华严思想在传人中国的过程中既受到中国社会和中国文化的有意和无意的抵制,也受到中国社会与中国文化所提供的丰厚土壤的默默滋润与培育,呈现出和平友好、宽容互补、磨合适应、共处同进的文明交往历程,在完成外来文化输入中国的同时,既塑造了中国的文化,也成就了中印文明交往的特殊模式,为整个人类的文明交往提供了一个成功的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