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氨酸氨甲酰基转移酶对黄酒酿造氨基甲酸乙酯形成的调控研究

来源 :2015中国酶工程与糖生物工程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yish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氨基甲酸乙酯(简称EC)是一种在试验动物甚至人体内造成多位点致癌的Ⅱ类致癌物,广泛存在于发酵食品中,尤其是发酵的酒精饮料,如葡萄酒、黄酒等[1,2]。目前黄酒中形成氨基己酸乙酯主要有两种途径[3]:一是酵母的尿素循环途径,即在酿酒酵母的作用下,精氨酸分解成为尿素和鸟氨酸,而尿素是EC的重要前体物;二是乳酸菌的精氨酸脱亚胺酶途径,在这一途径中,精氨酸会在精氨酸脱亚胺酶(ADI)的作用下分解为瓜氨酸,瓜氨酸同样也是EC的重要前体物,随后瓜氨酸在鸟氨酸氨甲酰基转移酶(OTC)的作用下降解生成鸟氨酸。研究发现,在传统黄酒发酵过程中,氨基甲酸乙酯的形成以及前体物尿素和瓜氨酸均与OTC酶活呈负相关[4],OTC酶活上升导致氨基甲酸乙酯前体物-瓜氨酸的酶解速度加快,瓜氨酸含量降低,同时尿素含量也会降低,从而能有效抑制EC的形成。
其他文献
中国画自诞生之日起,就在不断创新中进行着自我完善。创新,使古老的具有独特魅力的中国画散发着勃勃生机。我们在卢志学的山水画中,可以清晰地看到他是尊崇创新精神的,他不断
怀山药(Dioscorea opposita Thunb.)、怀地黄[Rehmannia glutinosa f.hueichingensis(Chan el Sehih)Hsiao]、怀菊花[Huaiqing chrysanthemum(Dendranthema morifolium)]和怀
分子筛由于具有均一的孔径、丰富的内部空间及表面、极好的骨架外离子调控性及良好的稳定性,在吸附、分离、催化等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基于5A分子筛的吸附分离工艺通过将石
催化裂化干气与苯烷基化制乙苯技术从1986年开始,历经二十余年的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例如:能耗高、产品质量差等问题。正是这些问题的存
  β-环状糊精葡萄糖基转移酶(β-CGTase)是催化淀粉、糖原、麦芽寡聚糖等α-1,4-葡萄糖聚合物合成β-环状糊精(β-CD)的酶.属于α-淀粉酶家族,β-CD是由7个D-吡喃葡萄糖基
腈水合酶(EC 4.2.1.84)是微生物降解腈化合物的双酶途径中的关键酶,能够催化水合反应生成高附加值的酰胺化合物,从而被广泛地应用于制备医药、农药中间体等精细化工产品等.烟
会议
合成气甲烷化是煤制天然气的关键过程,CO甲烷化催化剂是该过程的核心,金属Ni是CO甲烷化催化剂的主要活性组分。针对Ni催化剂易积碳烧结及微量H_2S导致的中毒失活问题,本论文在电子-分子水平上研究了CO甲烷化过程中Ni催化剂失活和中毒的原因,通过助剂La、Zr及载体ZrO_2、Al_2O_3和MoS_2调变Ni基催化剂催化CO甲烷化性能,抑制或消除Ni表面上C生成和S吸附,以增加Ni催化剂稳定性,
本次展览是罕见病发展中心(CORD)于2013年8月发起的倡导项目,罕见病发展中心(CORD)是国内唯一一家专注于整个罕见病领域的非营利性机构。罕见病群体长期以来被社会忽视,主办
  与酶切-连接构建重组质粒方法不同,本文建立了一种不通过限制性内切酶酶切的重组质粒构建方法——二步PCR.第一步常规PCR,用正向引物(IF)和反向杂合引物(IR)扩增黑曲霉木
会议
宇选1号是葡萄品种巨峰芽变。果穗圆锥形,带副穗,无歧肩,穗重450.0~650.0 g,果粒着生中等紧密;果粒椭圆形,单粒重12.0~13.0 g,果实紫红色至紫黑色,果粉厚,果皮厚易剥离;果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