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鸡产业链中沙门氏菌流行情况及其耐药性调查研究

来源 :2013年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兽医药理毒理学分会第十二次学术讨论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peh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了解肉鸡养殖、屠宰加工及其产品各环节,沙门氏菌的流行情况及其耐药现状.[方法]从待宰肉鸡、屠宰光禽和市售鸡肉三个环节采集样品,参照GB/T4789.4-2010和PCR法分离鉴定沙门氏菌,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菌株对12种常见抗菌药物的敏感性.[结果]共获得沙门氏菌73株,总检出率为7.69%.其中待宰肉鸡的检出率最低,仅为2.32%;市售鸡肉的检出率为8.66%;屠宰光禽的检出率最高,可达17.50%.药敏结果,所有菌株至少对两种药物表现耐药,其中对复方新诺明和多西环素的耐药率最高,分别为100%和95.89%;对头孢唑啉、阿莫西林/克拉维酸、氯霉素、氨苄西林、萘啶酸的耐药率也均超过了40%,而对头孢噻呋、头孢曲松、庆大霉素、美罗培南的耐药率相对较低.[结论]肉鸡源沙门氏菌的耐药情况较严重,且可在屠宰加工过程对其产品造成严重的污染.亟需加强养禽业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遏制沙门氏菌耐药性的不断发展,也有必要改进屠宰加工工艺,降低沙门氏菌对肉鸡产品的污染,从而保障动物性产品安全和消费者健康.
其他文献
目的:本文建立了头孢喹肟在犬血清中的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HPLC-MS/MS)检测方法,研究了头孢喹肟在犬体内药动学规律,结合药效学参数,建立了头孢喹肟在犬血清半体内(Ex-vivo)PK-PD同步模型,系统地考察了头孢喹肟对肺炎克雷伯氏菌(KlebsiellapneumoniaATCCA352)的抗菌作用特征,为制定合理的给药方案提供理论依据.方法:7只健康犬随机交叉,以2mg/kg b.w
本文从体外实验、动物实验和人体试验等方面对黏菌素PK/PD模型研究进行综述,以期促进其合理使用,达到最佳治疗效果,延长使用寿命.
目的:本研究主要探讨了P-糖蛋白在健康仔猪肝脏、肾脏和小肠中的分布及对恩诺沙星药动学的影响.方法:选用60日龄健康三元仔猪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猪小肠、肝脏和肾脏中的P-gp进行定位;采用HPLC法检测恩诺沙星的血药浓度,研究了恩诺沙星单剂量口服组和维拉帕米处理组的药动学规律.结果:免疫组化实验结果显示P-gp在各组织中均有分布,在肝脏组织中主要分布于肝细胞间的胆小管膜上;在肾脏组织
目的:研究硝苯地平注射液肌注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特征,为兽医临床提供参考.方法:6只健康SD大鼠,单剂量肌肉注射硝苯地平(8mg/kg-1),并于给药后0.12、0.25、0.5、1、2、3、4、6、8、12h眼眶采血0.5ml置于肝素钠抗凝管中,-20℃冻存.取全血200μL于加有去离子水的离心管中,涡旋2min混匀,4℃冰箱中放置10min,然后加1mol/mL的NaOH200μL碱化,涡旋
目的:通过构建猪IFN-γ的噬菌体展示禽源scFv抗体文库,制备高特异性的scFv抗体.方法:1、构建猪IFN-γ的禽源噬菌体展示抗体文库.免疫SPF鸡4次后,提取SPF鸡脾脏mRNA,反转录为cDNA后,以cDNA为模板扩增抗体重链可变区和轻链可变区基因,并进一步经融合PCR扩增单链抗体(scFv)基因.scFv与pCATAB5E均通过SfiI/NotI酶切后,scFv克隆至pCATAB5E噬菌
犬真菌性皮肤病是真菌所引起的犬的皮肤、粘膜、毛发、指甲的感染性疾病.发病率较高并具有较强传染性,容易复发或者再感染.试验,本试验将48只犬分为A、B、C、D四组,A组内服Z(真维宁)、B(保肤康软胶囊),外用P(皮康舒)、Z(真菌克星),通过用ZBPZ药物对真菌性患犬进行治疗,B组只内服ZB两种药,C组只外用PZ两种,D组对照组不用药,治疗前、治疗后和每个疗程结束时用伍氏灯检查.治疗三周后,结果表
目的:查明引起人工饲养蛇类患肺炎的病原菌及分析其耐药性.方法:无菌取来源不同患肺炎的滑鼠蛇、眼镜蛇、王锦蛇的肺脏进行细菌分离,采用传统的细菌鉴定方法和16S rRNA鉴定方法鉴定分离菌,并依据分离菌的16S rRNA序列进行核苷酸相似性分析及绘制系统进化树;对分离菌进行药敏试验以分析其耐药性.结果:共分离到4株致病菌(分别编号为SQY1、SQY2、SQY3和SQY4),其培养特性、形态学和生化特性
目的:以猪可食性组织与尿液为研究对象,在LC-MS/MS多反应监测(MRM)检测模式下,探寻试样中水分(冻干样品与新鲜样品)对目标分析物回收率的影响,为提高痕量分析中分析物的回收率,获得更准确的检测结果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真空冷冻干燥法将猪肝脏、肌肉及尿液制备成冻干粉.样品冻干粉与鲜样均采用乙腈-10%碳酸钠溶液超声提取,固相萃取小柱净化.采用LunaC18分析柱(150mm×2mm,5μm)
本文通过对昆虫生长调节剂的介绍,对地昔尼尔的理化性质、作用机制、毒理学、临床应用做一简要综述,旨在为筛选高效安全的抗体外寄生虫药物提供参考.
本文指出黏菌素已成为临床治疗多重耐药革兰氏阴性细菌(MDR-GNR)感染的最佳选择之一,甚至是最后的防线.但其肾毒性仍然是其临床应用的主要副作用之一,严重影响其治疗指数,并对黏菌素肾毒性机制进行了探讨,研究证实,黏菌素主要损伤肾小管上皮细胞,在一般情况下,这种损伤是可恢复的,但当其肾毒性较为严重时,可导致其肾脏病理性梗死,造成不可逆性损伤.黏菌素携带5个游离的正电荷,即取代Ca2+和Mg2离子与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