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柱滚子轴承最优对数滚子凸度设计及试验验证

来源 :全国轴承专用装备开发及应用技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bu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圆柱滚子轴承承受载荷时,有限长的滚子和较长的滚道相接触,常常在滚子端部区域产生远远高于接触中心区域的压应力.这种应力集中的现象被称为边缘载荷.在实际的圆柱滚子轴承工程设计中避免边缘载荷是很重要的,显然需对滚子或滚道或滚子和滚道进行凸度修形.横切面积的凸度轮廓有多种,包括单一直线、圆弧曲线、直线和圆弧的组合轮廓等等.
其他文献
针对8Cr4Mo4V高温钢制薄壁轴承套圈在热处理过程中易产生变形、翘曲及锥度等问题,通过真空渗碳炉高压气淬热处理工艺,在保证淬透性的同时,显著减小套圈的变形、翘曲及锥度.结果表明:与普通真空炉油淬相比,高压气淬可使套圈尺寸变形率降低约50%,锥度可控制在0.15mm以内,显著提高了产品合格率.
在不同淬火温度、冷处理方式和回火温度下对W2Mo9Cr4VCo8高速钢的硬度及组织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1150~1220℃淬火,随着淬火温度的提高,淬火硬度有逐渐下降的趋势;在不同的冷处理工艺和520,535,550℃温度下回火3次,试样的硬度及回火组织差别不大;不同淬、回火温度下,回火3次后试样的残余奥氏体含量均为零.基于试验分析优化了W2Mo9Cr4VCo8的热处理工艺.
介绍了轴承的塑性加工方法,围绕轴承典型的热处理方法及节能这一关键问题,简要说明热处理的高效化与低变形热处理技术,阐述关于轴承的磨削、超精密加工及最近的技术动向。
世界各地的机械零部件制造商一直面临着提高生产效率以降低生产成本的挑战.为此,NTN-SNR已经应用了套圈温辗扩工艺加工轴承滚道,其省去了所需的车削过程.为更进一步提高套圈温辗扩工艺的效果,NTN-SNR一直在优化数值模拟技术,以帮助分析套圈的温辗扩工艺过程.文中介绍了在提高温辗扩技术上所做的努力,并以一个典型的加工件——双列角接触球轴承外圈为例进行介绍.
本研究首先开发考虑相变材料性能的滚子轴承滚动接触仿真模型。第二,确定相变层对滚动接触应力和应变的影响,并了解疲劳破坏的实质。本研究将有助于了解相变表面如何影响接触应力和应变,进而确定白、黑层是否影响机加工零件中疲劳裂纹的形成。
对3种切削力影响最大的参数是切削深度,其次是进给速率。如果是轴向力和径向力模型,切削速度效果最小,而对于切削力的回归模型却毫无影响。对于表面粗糙度预测,发现根据分析所研发的模型并无意义。响应面分析显示出随着切削速度的增加,力先减小,后增加。当出现加热软化引起产生的力减小时,切削速度就达到了临界范围。在所选参数范围内采用中等切削深度以及相对较低且适宜的切削速度,在本文范围内选择的所有进给速率都能达到
根据摩擦-滚动理论已达到的发展水平,轴承套圈无磨料研磨过程的机理如下:在压缩外载荷作用下,进入接触的是研磨盘表面的个别微观粗糙峰,形成实际接触面积,其大小显著小于外形面积.工件和工具相对滚动时,在它们的接触面积上将产生两段:接触表面点相互不动的联接段和接触表面微滑动段.在微滑动段上,事实上是摩擦力功,它被消耗在接触微观粗糙峰的材料的内能增量上.微观粗糙峰多次相互作用下,它们材料的内能逐渐增长,但这
由于应用工艺过程监控系统,在很大程度上可保证自动化机床以给定的质量输入参数运行.监控系统是一套能实现连续观察和测量的方法和装置.这时,利用识别、分析现行状况、判明特殊情况、短时和长时预测及自动采取有效和灵活的解决办法来评价各作业过程.监控系统能使工艺设备按其状态进行操作的想法得以实现,它是最经济和有效的方法."萨拉托夫斯基轴承厂"股份有限公司在组织轴承零件磨削工艺过程监控系统时,注意到大量的综合参
高精度轴承零件(其中包括航空轴承)稳定的磨削质量,是通过增加磨削工步数和降低加工用量的大小达到的.这时,"空磨"的时间和过渡状态的工作时间(在这期间一部分进给运动消耗在工艺系统元件的弹性变形上)可能超过总加工时间的一半.去除余量的过程划分为多于2~3个工步导致所有加工在不稳定的状态下实现.这造成零件质量无论是几何形状精度和尺寸精度方面,还是表面层的物理-机械状况方面的不稳定.加工质量既与配备有磨削
对户外自提冷冻冷藏柜的制冷循环过程进行了热力计算,同时进行了压缩机等的设备选型,为户外自提冷冻冷藏柜冷凝器和蒸发器的计算提供基础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