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油脂红色酵母菌株的筛选及产脂类型

来源 :纪念中国微生物学会成立六十周年大会暨2012年中国微生物学会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han1914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从228株红色酵母菌中筛选产油脂的酵母菌株,并对其产脂类型进行分析。采用苏丹黑-B染色法从供试菌株中筛选出产油脂菌株169株;残糖量低油脂颗粒大的酵母菌株83株;高产油脂菌株12株。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酵母菌所产的油脂类型及含量:软脂酸8.55%-26.14%,棕搁油酸0.41%-2.94%,硬脂酸1.09%-9.08%,油酸17.12%-81.63%,亚油酸4.45%-61.27%,亚麻酸0.3%-24.07%。在本次研究中发现Rhodosporidium kratochvilovae菌株不仅能产油脂,且油脂含量偏高,其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较高。
其他文献
会议
会议
会议
会议
会议
会议
会议
会议
对Cytophaga hutchinsonii基因组的生物信息学分析显示,在C.hutchinsonii中并没有持续性的纤维素酶,但经研究发现,CHU―2103是一个多功能酶,具纤维素内切酶、外切酶以及糖基转移酶的活性。且金属离子对其活性也有一定的影响。因此,纤维素内切酶可能是C.hutchinsonii高效降解纤维素酶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或许会对揭示C.hutchinsonii的纤维素降解机
采用mRNA差异显示技术比较了紫杉醇产生菌HDF-68在不同发酵培养时期基因的表达差异,并对菌株HDF-68紫杉醇合成期出现的特异表达和增强表达的条带进行了回收和克隆,获得了38个差异表达的条带。经反向Northern杂交验证,22个片段为假阳性片段,16个片段的杂交信号及其强度和DDRT-PCR中获得的结果一致。EST片段的ORF分析结果表明,在全部的16条EST中,都找到了一个或一个以上的OR